首页> 中文学位 >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
【6h】

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2 催化油浆的性质

1.3 催化油浆的处理工艺

1.3.3 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联合工艺

1.3.5 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

1.4 催化油浆的应用领域

1.4.3 生产沥青改性剂

1.4.5 用作生产针状焦的原料

1.4.8 生产导热油

1.4.9 生产石油芳烃增塑剂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催化油浆单级萃取实验

2.1.2 糠醛的基本性质

2.2.2 实验装置图

2.3 实验操作步骤

2.3.2 萃取相和萃余相溶剂回收实验

2.3.3 萃余(取)油四组分分析

2.4 实验分析方法及实验结果

2.4.1 萃取剂的选择

2.4.2 萃取温度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2.4.3 剂油质量比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2.5 催化油浆萃取所得萃余油和萃取油其他部分性质

2.5.2 残炭值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催化油浆连续萃取及产品分析

3.1.2 稀释-过滤催化油浆其它性质

3.2.2 实验装置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2 运动粘度测定方法

3.3.5 水分测定方法

3.4.1 连续萃取稳态分析

3.4.2 连续萃取剂油质量比的确定

3.4.3 萃余油产品分析

3.4.4 萃取油产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糠醛萃取油制备环保芳烃油实验研究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2 萃余油中PCAs含量检测

4.3 糠醛萃取油直接单级萃取

4.3.4 二次萃取实验方案

4.5 脱沥青油单级萃取产品中PCAs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4.6.2 萃取剂的筛选

4.7 以糠醛作萃取剂为例研究脱沥青油二次萃取

4.7.2 剂油质量比对萃取实验的影响

4.8 实验方案确定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催化油浆主要由饱和分、芳香分和少量的胶质沥青质组成,一般作为劣质残渣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使用,经济效益低。为将催化油浆变废为宝,提高其使用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溶剂精制实验研究。 以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为萃取剂,研究了萃取温度(60℃、75℃和90℃)和剂油质量比(1∶1、2∶1和3∶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通过分析萃取油收率、萃取(余)油组成和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等,确定单级萃取时,最佳萃取温度为60℃,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1。 以协作单位提供的稀释-过滤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作萃取剂,考察了理论塔板数为5块,萃取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分别为2∶1和3∶1条件下的连续逆流萃取实验。通过对比萃取(余)油组成,确定连续逆流萃取实验最佳剂油质量比为2∶1。对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和萃取油进行了产品分析,结果表明:萃余油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船用燃料油RME180指标,可以作为其优质调和组分使用;萃取油经溶剂脱沥青后,可用作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 考察了以正戊烷为溶剂时,糠醛萃取油的脱沥青效果。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萃取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可从23.45%降至4.1%;考察了在以脱沥青油为原料,萃取温度为30℃的条件下,萃取剂种类(糠醛、二甲亚砜、复配A、复配B和复配C)和剂油质量比(0.5∶1、1∶1和2∶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沥青油在萃取温度为30℃,糠醛作萃取剂,剂油质量比为1∶1的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中PCAs含量可降至最低值21.63%。

著录项

  • 作者

    常鹏;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化学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青松,牛林田;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 关键词

    催化油浆; 溶剂精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