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及培育优势杂交苗种的研究
【6h】

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及培育优势杂交苗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海带人工育苗及育种历史

1.1海带人工育苗历史

1.2海带的传统遗传育种技术

1.3传统育苗及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

2国内外育苗及育种现状和动态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恒温库内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短光照培养与长光照培养的比较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节采苗方法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节育苗方法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章利用海带配子体克隆培育优势杂交苗种——16组合

1材料和方法

1.1附着基

1.2附着基处理

1.3水处理

1.4短光照刺激

1.5二次分离

1.6喷洒

1.7育苗水温

1.8营养盐

1.9光照

1.10洗刷

1.11换水量

1.12养成

2结果

2.1幼苗生长发育速度比较

2.2 16组合与对照组长度生长比较

2.3 16组合与对照宽度生长比较

2.4 16组合与对照株鲜重比较

2.5 16组合与对照组其它性状比较

2.6 16组合与亲本性状比较

2.7孢子体变异情况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带是中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藻类,它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自行设计和研究成功全人工育苗技术,把中国海带养殖业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海带遗传育种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初期,中国科学家通过连续自交、定向筛选、X射线诱变、杂交等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系列高产、高碘、早熟、耐高温海带新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均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的海带养殖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海带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一直没有较大改进.海带育种方式也基本沿用传统的育种技术.由传统的育苗育种方法向生物技术细胞工程转化是必然趋势.该文研究了在恒温库内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摸索出克隆育苗的实施过程及技术参数,并利用此技术较大规模培育出优势杂交苗种16组合,将16组合与对照及其亲本进行了性状比较研究.该研究为今后较大规模进行单倍体杂交育种提供了可能.研究结果表明:1、采苗前将克隆一次分离后雌雄混合进行短光照培养,与对照长光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的速度减慢,雌性细胞变大、变圆,色素加深,开始发育.在7天内,短光照组平均每细胞段所包含的细胞数由1.82个变为2.40个;长光照组则由1.82个变为3.14个,细胞无发育迹象.采苗前进行短光照培养,可避免附苗后克隆继续分裂.过长的细胞段易造成附苗不匀及脱苗.2、采苗时将经过短光照培养后的克隆二次分离,经筛绢过滤后用于附苗.实验结果表明:300目筛绢滤液中1~4c比例为73%;500目筛绢滤液中1~4c比例为88.3%.500目筛绢过滤效果要优于300目筛绢,更适合用于克隆过滤.3、雌性克隆与雄性克隆适宜鲜重比为2:1.既可节省克隆用量,孢子体又可正常生长.4、每帘雌性克隆附着用量为3克是适宜的喷洒量.5、间接喷洒法较其它采苗实验方法简便易行,避免克隆脱落.6、孢子体普遍大小为8~16列时是开始进行洗刷的最佳时期.7、用克隆育苗技术培育的16组合自采苗至幼孢子体达出库规格,仅用54天.利用孢子体采苗方式进行育苗,自采苗至下海暂养历时97天.克隆育苗方式仅用了孢子体育苗方式一半多的时间,大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力消耗.8、16组合与对照早厚成一号相比,在叶片长度、宽度、株鲜重及株干重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9、16组合与其双亲相比,宽度、厚度及株鲜重等性状都比其双亲明显优越;长度优于其母本,不及其父本.10、对16组合及孢子体培育苗种进行统计学检验,利用克隆育苗培育的16组合孢子体变异程度小.

著录项

  • 作者

    杨迎霞;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海洋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学玺;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968.421;
  • 关键词

    海带; 配子体克隆; 育苗; 育种; 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