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春、秋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6h】

春、秋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 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型和区系划分

1.3 海洋浮游动物研究发展阶段

1.3.1 探险调查阶段

1.3.2 实验生物学阶段

1.3.3 现代化综合研究阶段

1.4 我国海洋浮游动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5 浮游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1.5.1 温度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5.2 盐度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5.3 浮游植物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5.4 光照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5.5 其他因素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6 当前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热点问题

1.6.1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的作用

1.6.2 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研究

1.6.3 浮游动物功能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7 我国较大规模的海洋调查研究及研究成果

第二章 南黄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及其平面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海区及站位设置

2.1.2 调查方法

2.1.3 浮游动物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生态类群

2.2.3 丰度及其平面分布

2.2.4 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5 优势种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

2.3.2 丰度

2.3.3 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第三章 浮游动物生物量、生产量日周转率及其平面分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站位设置、样品采集及处理

3.1.2 湿重生物量测定方法

3.1.3 以碳计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的计算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水平分布

3.2.2 浮游动物生物量及生产力水平分布

3.2.3 浮游动物的周转率

3.2.4 湿重生物量、生产力、周转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湿重生物量

3.3.2 生产力和周转率

3.3.3 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浮游动物多样性

4.1 多样性分析

4.2 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结果

4.2.1 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平面分布

4.2.2 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2007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南黄海两个航次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对调查海区春、秋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及生产力、日周转率、多样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历史研究数据进行了初步比较;同时探讨了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生产力、多样性等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这两次调查范围广,站位设置多,为该海区浮游动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主要结果如下: 1、种类组成:两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68种(类),其中浮游幼体28类,刺胞动物49种(类),桡足类52种(类),端足类7种(类),磷虾类2种,十足类4种,糠虾类7种(类),毛颚类2种,尾索动物9种(类),枝角类2种,原生动物1种,另外,涟虫类、介形类等只鉴定到大类。 春季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98种(类),其中桡足类种类数28种(类),刺胞动物24种(类),端足类3种(类),磷虾类2种,十足类3种,糠虾类6种(类),毛颚类2种,尾索动物6种,浮游幼体19种(类),原生动物1种,涟虫类、介形类等未鉴定到种。 秋季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37种(类),其中桡足类39种,刺胞动物40种,浮游幼体25种(类),尾索动物8种,端足类5种,磷虾类2种,十足类4种,糠虾类6种,毛颚类2种,枝角类2种,原生动物1种,涟虫类、介形类等未鉴定到种。 两航次浮游动物可以分为近岸暖温类群、近岸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河口类群、大洋暖水广布类群等5个生态类群,但以近岸暖温类群为主。 春季航次浮游动物优势种(优势度≥0.02)有桡足类的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羽长腹剑水蚤(Oithona plumifera),毛颚类的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以及磷虾幼体(Euphausia larvae)。 秋季航次浮游动物优势种类(优势度≥0.02)有桡足类的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毛颚类的强壮箭虫、尾索动物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以及浮游幼虫磷虾幼体等。 从两航次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可以看出,甲壳类浮游动物占据绝对的优势,春季航次甲壳类浮游动物种类数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比例接近50%,秋季航次甲壳类浮游动物种类数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也在40%以上,而在甲壳类浮游动物类群组成中,桡足类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是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 2、丰度 春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0.7~1482.Oind/m3,平均为255.7ind/m3,秋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3.6~1201.9ind/m3,平均为156.4ind/m3,明显低于春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春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水平分布趋势呈现出从东部海区向西部沿岸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在123°E以西海区呈现出南北丰度值较高,中间较低的趋势,秋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在东南部海区较高。 3、生物量、生产力及日周转率 春季航次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平均为674.33mg/m3,秋季航次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平均为172.6mg/m3,春季湿重生物量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区中部,秋季航次湿重生物量分布较春季均匀,湿重生物量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区南部。 春季浮游动物生产力平均值为0.90mgC/m3·d,秋季浮游动物生产力平均值为3.12 mgC/m3·d,春季浮游动物生产力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区中部,在山东半岛鳌山湾东北部部分海区生产力也较高,秋季浮游动物生产力高值区位于调查海区南部,在其他海区生产力分布较均匀。 春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日周转率Pc'/Bc。的变化范围为0.008~0.036,平均为0.018,秋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日周转率Pc'/Bc的变化范围为0.099~0.258,平均为0.179。 4、春季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7,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45,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2.3。秋季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7,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5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为2.7。春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水平分布较均匀,秋季调查海区南部多样性值较高。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温度、盐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