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
【6h】

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引言

0.1研究意义

0.2研究目标

0.3研究方法

0.4研究现状

1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建立的背景

2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概况

2.1地理位置

2.2组织机构及各部的主要职责

2.3人事任免

2.4经费开支

3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的主要设施及主要附属设施

3.1图书室

3.1.1位置与环境

3.1.2组织及职能

3.1.3图书借阅规则

3.1.4书籍的管理与选购标准

3.1.5图书经费的独立及新计划

3.1.6图书室的其他事业

3.1.7图书室的意义

3.2广播无线电台

3.2.1设立

3.2.2播音时间、运作方式及广播内容

3.2.3广播无线电台的意义

3.3民众电影院

3.3.1成立

3.3.2影片的选用、检查、放映方式与推行原则

3.3.3经费支出与票价收入

3.3.4影片的内容与放映的效果

3.4科学仪器陈列室

3.5民众问字处

3.6民众讲演厅

3.7体育设施

3.8简易民教馆

3.9民众阅报牌

3.10民众茶园

4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的教育事业

4.1书词训练班

4.2青岛民众剧社

4.3国剧社

4.4国乐研究班

4.5国术训练班

5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的主要活动

5.1讲演

5.2文艺演出

5.3民教体育

5.4民众教育馆的出版编辑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在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社会革命风起云涌,先后经历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农民阶级的起义活动(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封建统治的起义(辛亥革命),与此同时,思想文化界全面觉醒,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思想最为自由的时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社会各种教育思潮(教育思潮是指较大规模的教育思想运动,是特定社会和时代的产物。)空前活跃,“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与国内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相结合,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以救国图强为追求,形成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民众教育思潮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随着历次的政治变革,知识阶层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力量,注意到了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尤其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唤起民众”,更激起了人们对“民众教育”的瞩目。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之下,全国各地的民众教育运动蓬勃发展,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应运而生。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控制的实现,“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国民政府重视借助教育的力量维护统治。1928年6月1日,录属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在山东统治的开始,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改胶澳商埠局为青岛特别市政府。从1929年至1937年这段青岛政局相对稳定时间里,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市立民众教育馆为中心的民教设施得以广泛设立,民教活动得以广泛展开,对这一时期青岛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入手,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一时期青岛市立民教馆所开展的民教事业,并试分析民教馆对当时青岛社会的影响,进而把握近代中国民教事业的发展规律,丰富中国民教研究史。

著录项

  • 作者

    王业廷;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历史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成国;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529.6;
  • 关键词

    青岛; 民众教育; 民众教育馆; 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