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房地产企业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标管理研究
【6h】

房地产企业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标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谨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架构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

2 工程量清单招标概述

2.1 工程量清单概述

2.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2.3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概念

2.4 工程量清单招标与定额计价招标的区别

2.5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特点

2.6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必要性

3 工程量清单招标准备阶段

3.1 工程量清单招标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3.1.1 委托招标代理

3.1.2 招标文件的编制

3.1.3 刊登招标公告

3.2 工程量清单招标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3.2.1 招标代理机构存在的问题

3.2.2 招标文件存在的问题

3.3 工程量清单招标准备阶段的对策

3.3.1 选择招标代理机构

3.3.2 深化设计保证设计质量

3.3.3 招标文件的编制

3.3.4 设置招标控制价

4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实施阶段

4.1 工程量清单招标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4.1.1 资格预审

4.1.2 发售招标文件

4.1.3 勘察现场

4.1.4 投标预备会

4.1.5 投标文件的编制

4.1.6 投标文件的递交

4.2 工程量清单招标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4.2.1 忽视资格预审

4.2.2 缺乏与工程量清单报价相配套的企业定额

4.2.3 施工企业对工程量清单招标理解层次低。

4.3 工程量清单招标实施阶段的对策

4.3.1 提高审查深度

4.3.2 加强财务状况的审查

4.3.3 施工企业内部定额的管理

5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定标签约阶段

5.1 工程量清单招标定标签约阶段的工作内容

5.1.1 开标

5.1.2 评标

5.1.3 发出中标通知书

5.1.4 合同签订

5.2 工程量清单招标定标签约阶段存在的问题

5.2.1 评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缺乏。

5.2.2 缺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合同文本

5.2.3 不平衡报价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5.2.4 合理低价中标制度下出现恶性压价现象

5.3 工程量清单招标定标签约阶段的对策

5.3.1 健全评标体系

5.3.2 采用单价合同

5.3.3 防范不平衡报价

5.3.4 防范恶性压价现象

6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用案例

6.1 工程概况

6.2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准备阶段

6.3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实施阶段

6.4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定标签约阶段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受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及经济不景气、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自2007年年底以来的一直是调整格局,大多一线城市出现房价下降、成交量大幅萎缩的局面。在这个非常时期,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风险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房地产企业在工程项目完成后总有一些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特别是投资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项目,其结果一般都要超过业主预期,具体表现为工程造价偏高、工程进度拖延、使用性能和质量出现偏差。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招投标工作基本确定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工期、质量标准,因此招投标无疑是一个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通行做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也是比较科学合理、实用的。我国应用工程量清单模式计价的建设项目基本上是国家硬性规定的使用国有资产或部分国有资产的投资项目,而房地产企业使用工程量清单的还很少,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还是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这是因为在推行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初期,体制不完善,造成了一些失败的案例,引起了很坏的影响。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案例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内外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及计价模式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归纳总结,阐明了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特点和优越性,然后系统阐述了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整个过程,并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工程量清单招标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例如:设置招标控制价、采用单价合同、提高资格预审深度、健全评标体系防范不平衡报价和恶性压价等。最后将前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案例中,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最终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招标机制以适应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要求,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