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6h】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环境胁迫(environment stress)是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胁迫会打破鱼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引起鱼体生理状态的紊乱。胁迫因种类,强度和时间的不同,对鱼体造成的损伤程度亦不同。常见的胁迫因子有温度,pH,养殖密度等。深入研究环境胁迫对鱼类生理影响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对了解掌握合适的鱼类放养密度,提高鱼类养殖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本文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从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方面研究了草鱼在不同温度和密度下,其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讨论了可能的影响机制。
  养殖密度对草鱼生长存活及脏器功能的影响:实验分常规密度(2.5g/l)、低密度(5.0g/l),中密度(25g/l)、高密度(50g/l)四个密度组,在经60d的养殖后,研究结果如下: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草鱼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明显下降,高密度组最低,中密度组和常规密度组次之,低密度组草鱼各生长指标最高,且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肝体指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60d时达到最大值,受养殖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且在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密度组脾体指数在14d时升至最高值,30d时达到最低,60d后基本恢复,各密度组差异不显著。
  养殖密度对草鱼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密度分组跟生长实验分组相同,在养殖60d后,结果发现:除常规密度组草鱼肝脏SOD和CAT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外,其他各密度组草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都随时间的持续而降低至稳态,7d时肝脏内两种酶活性达到最高,与14d,30d,60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0d后酶活性降至最低,且基本稳定。对SOD:14d和30d比较,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0d与60d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CAT:14d、30d、60d之间进行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密度对草鱼肝脏SOD、CAT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而养殖时间对其有显著影响(P<0.05)。脾脏内SOD和CAT酶活性除中密度组基本不变外,其它各密度组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14d时达到最高值,60d时降至最低值,且密度和时间对其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
  肝脏脾脏两种组织内酶活性变化模式不同,说明抗氧化物酶的活性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总之,草鱼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受密度和时间的影响,且具有组织特异性。
  温度对草鱼生理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本实验研究了高温(28℃,33℃,35℃,37℃)胁迫下草鱼体内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表达模式以分析高温影响草鱼存活的生理机制。在不同温度下,实时记录草鱼存活状态和呼吸频率,并利用蛋白杂交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Hsp70,Hsp7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水温超过28℃,草鱼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5℃和37℃时全部死亡;呼吸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各温度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升高会诱导草鱼肝脏和肌肉中Hsp73表达量升高,表明热休克蛋白的上调表达是草鱼抵御温度应激的重要生理响应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