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战略环境及条件分析
【6h】

青岛市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战略环境及条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绪论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0.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关税同盟理论

1.2 自由贸易区理论

1.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1.4 先导区内涵

2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现实基础

2.2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2.3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障碍分析

3 青岛市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

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间维度

3.3 青岛作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战略环境分析

3.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日韩发展的产业耦合性

4 青岛市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条件分析

4.1 推进港口对接,支持保税港区先试先行

4.2 加强财税、金融创新管理

4.3 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构建优势互补发展战略

4.4 加强半岛城市间的内外联动

4.5 建立区域合作对话机制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东亚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三个国家,可以说加强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中日韩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东亚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被动局面,有效提升其影响力。然而,目前日本与中韩两国间刻骨的历史遗恨和因岛屿之争而不断升级的外交危机,使得中日韩三方通过直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共同组建自由贸易区变得难上加难,距离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实现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中日韩三国的有效沟通,深化经贸合作并寻求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最佳实现路径的课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文章首先从中日韩三国间经贸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三国之间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分析表明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然后以时间轴为主线,梳理了自1998年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提出到2012年中日韩投资贸易协定的正式签订这14年间中日韩三方对推动自贸区建设所付出的不懈努力。紧接着文章剖析了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的主要阻碍因素,指出三国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外向型经济面临的风险、制度化建设进展缓慢、因历史遗恨和领土争端导致三国间政治互信的薄弱、区域外美国和东盟的干扰阻碍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列举并评价了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模式,并指出构建三国间自由贸易区还存在着时间维度的问题,表明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既存在路径选择的艰难性,也存在着建设时间的紧迫性,从而提出在次区域经济框架下促进三国经济一体化的解决办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发布实施,也正契合了中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而拥有良好区位和基础设施、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的青岛,逐渐成为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的热门地区。文章进而从区位及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策优势、外贸进出口情况、贸易竞争力、企业分布、港口条件等多个角度对国内中日韩自由贸易先导区候选城市——青岛、大连、天津——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确立了青岛作为自贸先导区,与日韩进行经贸合作的优势。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显示,仅仅依靠某个城市的力量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以此为背景,作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青岛只有置身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大框架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自身和山东半岛的突破式发展。因此,文章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日韩发展的产业耦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强调将青岛打造为自贸先导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最后提出了将青岛打造成中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先导区的政策建议:1.推进港口对接,支持前湾保税港区先试先行。2.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3.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构建优势互补发展战略。4.加强半岛城市间的内外联动。5.建立区域合作对话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