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赤腐病的病原学研究
【6h】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赤腐病的病原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紫菜的生物学特性

2 藻类病害及病原

3 紫菜病害及病原

4 紫菜病害控制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紫菜腐霉的致病性

1 材料和方法

1.1健康紫菜和菌株

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1.3 仪器和设备

1.4 病原菌的活化及保藏

1.5 病原菌的ITS序列鉴定

1.6紫菜腐霉形态的观察

1.7 人工回接感染实验

1.8 紫菜腐霉引起的组织病理观察

1.9 温度和盐度对紫菜腐霉生长的影响

2 结果

2.1 ITS系统发育分析

2.2紫菜腐霉形态的观察

2.3人工回接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的观察

2.4温度和盐度对紫菜腐霉生长的影响

2.5 环境因子对赤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2.6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

3 讨论

第三章 紫菜交链孢霉引起的条斑紫菜赤腐病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来源

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1.3 仪器和设备

1.4 养殖海区赤腐病发生及临床症状观察

1.5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1.6病原菌形态观察

1.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1.8 人工回接感染实验

1.9 紫菜发病进程及组织病理观察

2 结果

2.1养殖海区赤腐病发生及临床症状观察

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观察

2.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4人工回接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观察

2.5 温度和盐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6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条斑紫菜(Pyropiayezoensis)是我国海藻养殖重要品种。病害成为阻碍紫菜养殖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对紫菜病原及致病机制有了一定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紫菜赤腐病开展了病原学研究,旨在为紫菜的病害控制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有:
  1.紫菜腐霉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研究。紫菜腐霉(Pythrium porphyrae)是引起紫菜赤腐病的一种真菌病原。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该病原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和致病条件。本研究通过对从日本生物资源库购回的紫菜腐霉菌株NBRC33253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确实为紫菜腐霉;对该霉菌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在温度28℃,盐度20psu时生长速度最快。人工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条斑紫菜典型的赤腐病症状;单因素人工回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高温和低盐度会加快赤腐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霉菌菌丝浓度在0.001g/100ml-0.1g/100ml范围内影响不显著。利用正交设计分析温度、海水盐度、菌丝浓度对紫菜腐霉侵染和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赤腐病发生和发展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盐度对赤腐病发生和发展有显著性影响( P<0.05),温度23℃,海水盐度24psu,感染的菌丝浓度为0.001g/100ml-0.1g/100ml时,赤腐病发生最快、病情最严重。
  2.交链孢霉引起的紫菜赤腐病。2011年11月中旬江苏养殖紫菜发生大规模赤腐病。我们从发病紫菜分离鉴定了一株交链孢霉属菌,人工感染实验发现该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与紫菜腐霉引起的赤腐病症状相似,经形态学和6个保守基因发育生物学鉴定,将该菌鉴定为紫菜交链孢霉菌(Alternaria porphyrae)。进一步研究紫菜交链孢霉菌的生长特性,发现其在温度24℃,盐度20psu时生长最快。利用正交设计进行温度、海水盐度、孢子感染浓度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海水盐度对该霉菌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极显著性的影响(P<0.01),温度23℃,海水盐度24psu,感染浓度为102个孢子/ml-105个孢子/ml时,赤腐病的发生最快,病情最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