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兼论青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6h】

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兼论青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基本范畴界定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1.5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6主要创新点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理论基础

2.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动因

2.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

2.3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型

2.4本章小结

3青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历程分析

3.1青岛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

3.2青岛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3.3青岛市就业结构演变过程

3.4青岛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演变预测

3.5本章小结

4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分析

4.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4.2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实证分析

4.3本章小结

5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协调性分析

5.1青岛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析

5.2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的讨论

6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因素分析

6.1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主要影响因素

6.2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6.3本章小结

7促进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构建产业政策体系,协调升级产业结构

7.2体现技术“就业带动效应”,促使技术就业相辅相成

7.3深化劳动力市场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提供条件

7.4积极迎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引导调整外资投入结构

7.5构建全面职业教育体系,全面优化劳动者素质

7.6配合城市化进程加速,快速优化第三产业发展

7.7本章小结

8 结论和研究展望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社会经济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因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引起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关注。另一方面,我国“三农”问题将来是发展的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该领域的问题。因此,在产业以及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涉及对农村的劳动力的变化状况的思考,不是单一的就产业结构或就业结构来思考发展的问题,而是在分析两种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的探讨,能够更加全面地发现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更多的研究价值,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研究结论,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参考。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首先主要介绍了选择青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意义,并且对基本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科学界定,并且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此外,还介绍了本文在讨论中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并简单给出了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明确了创新所在,为整体研究做好了前提准备。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针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讨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针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总结和阐述,为全面分析和讨论青岛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持。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因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因素、需求结构变动因素、供给结构约束因素以及科学技术因素等角度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动因;进而重点介绍“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以及“钱纳里国际标准结构”,并且在介绍过程中,还给予了一定的评述;此外,本文对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炼出了主要的经济特征,并且在这一角度,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托达罗等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型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和评述。
  以前面的基本介绍和阐述为支撑,本文主要对青岛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对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历程通过划分阶段的方式给予了具体而系统的分析,主要将视野放在了对这一过程的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上,从而利用结果和钱纳里国际标准结构之间实施了比较分析,以便科学合理地定位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其中对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的变化给予了重点考虑。此后,本文针对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先主要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以理论层面的思考确定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密切关联性。并且具体采取了相关分析、就业弹性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和途径,全方位地对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实施了实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也较好地体现了农业发展在其中的地位。接下来,本文对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协调性分析。这部分的讨论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主要是运用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等指标来研究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以便准确理解和把握两个结构之间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性。基本来说,首先采取传统结构偏离度方法测算青岛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并利用相似系数经验公式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科学地测算推断了1991-2010年期间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从而较为宏观地阐述了两个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和均衡状况。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因素进行了全面讨论,完成了本文重点论述的另一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立足于前期对相关各种文献成果,提出了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主要因素的主要内容,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对工业化发展战略、技术进步、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素质、城市化水平等影响因素展开了定性讨论,形成了较好的变量指标体系,并且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模型给予了实证检验,最后获取了各影响因素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的回归方程,最后量化分析并较为准确滴得出了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基础。在最后的政策建议的讨论里,本文主要针对兼顾产业升级和促进就业、实现青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思考,对于农业调整和发展的背景以及参与到系统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也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和理解。全文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青岛市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过局限性和不足仍然较为明显,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弥补和深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