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的渤中坳陷东部新构造运动研究
【6h】

基于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的渤中坳陷东部新构造运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课题来源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海域新构造运动研究现状

1.4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主要创新点

2区域概况

2.1区域位置

2.2区域地形、地貌及地层分布

2.3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历史

3研究区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特征分析

3.1多道地震探测系统

3.2多道地震资料噪音特征分析

3.3新构造运动研究中地震资料处理遇到的难题

4研究区多道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4.1多道地震资料提高信噪比方法研究

4.2短排列多道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4.3短排列多道地震资料提高速度分析精度方法研究

4.4处理效果分析

4.5认识与建议

5第四纪地震地层划分及年代格架建立

5.1地震地层单元划分

5.2钻孔及测年资料

5.3年代格架建立

6新构造运动研究

6.1浅层断裂的基本特征

6.2沉积作用的基本特征

6.3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6.4深部构造背景

6.5新构造运动的成因机制

6.6新构造运动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7结论及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渤中坳陷东部是新生代以来,渤海地质条件最复杂,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郯庐断裂、张家口-蓬莱断裂这两条深大断裂穿过该区。第四纪以来,以这两条断裂为中心发生了多次强烈构造活动,形成了区域复杂的断裂体系及构造格局,该区域至今仍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震区。近10年以来,渤中地区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新近纪大中型油气田,且多具有晚期(主要为第四纪以来)、浅层、快速成藏的特点。本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区域,同时也是研究新构造运动期间,油气由深层向浅层运移、成藏的理想区域。
  本文以野外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解释的基本要求,针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点,进行了多域噪声压制、浅海多次波压制和精细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经过高分辨率处理,地震剖面总体效果较好、信噪比较高、波组特征清晰、多次波得到了较好的压制,达到了高分辨率解释的要求。
  运用地震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内部结构、振幅等地震相标志,识别出7个主要的反射面,T0、T1、T2、T3、T4、T5、T6。以区域内过测线的BC-1孔作为控制点,结合石油地震剖面及测井资料,进行了层位标定,并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年代格架。
  利用解释的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前人对渤中坳陷第三系断裂分布的研究,绘制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期间活动构造叠合图。对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的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区域的沉降、沉积中心变迁,天然地震活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结合深部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新构造运动的成因机制。此外,从运聚和保存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构造运动与渤中坳陷东部油气田分布的关系。
  断裂活动、天然地震活动及老断层的活化是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显著特征,经本文研究推断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形成机制应该为:走滑应力场上叠加的深部热沉降拉张作用。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相匹配,形成了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新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