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藏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以参雄尕塑为例
【6h】

青藏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以参雄尕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特征和土壤类型

2.5 河流与湖泊

2.6 野生动物资源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3.2 年代样品测试

3.3 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3.4 人类活动指标分析

第四章 CXGS剖面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年代测试结果

4.2 环境代用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4.3 人类活动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第五章 青藏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

5.1 CXGS剖面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及环境演变信息

5.2 其它证据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及环境演变信息

第六章 讨论

6.1 青藏高原细石器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

6.2 CXGS史前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及与外部的关系

6.3 CXGS先民全新世晚期生产活动方式及与周边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参雄尕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试验(色度、粒度、磁化率、炭屑、孢粉和细石器)和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参雄尕塑地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参雄尕塑地区人类活动的年代主要集中两个时段,分别为全新世大暖期和全新世晚期。人类到达治多、长江上游地区的年代可以追溯到8.6-7.8 calka BP。孢粉证据表明当时的参雄尕塑地区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是以菊和蒿为主的草原环境,并发育有云杉和松。较高的红度和磁化率以及较小的中值粒径指示了参雄尕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温暖湿润的。炭屑总浓度显示,在8.6-7.8 cal ka BP期间,炭屑浓度处于高值区,此处的高值正好与出土的细石器数量的峰值相吻合,指示了频繁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在2.3 cal ka BP左右,参雄尕塑地区炭屑的浓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也是由于频繁和强烈的人类活动造成。在大约8.6 cal ka BP,史前人类开始在参雄尕塑地区活动,最佳的气候环境和自然环境可能驱动了史前人类向高原腹地的进军。生活生产方式可能为季节性的采集狩猎活动,进行着上高原-下高原的迁移模式;在全新世晚期,参雄尕塑周边地区生活生产方式可能由采集狩猎向游牧经济过渡,当时的参雄尕塑生产生活方式可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经济。
  自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细石器人类活动存在着时空变化。在末次冰消期,气候和自然环境的改善驱动了史前人类向海拔3000m左右的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进军;全新世早期气温的升高和降水迅速增加驱动了史前人类向高原4000m海拔区域的扩张;全新世大暖期最适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细石器狩猎者开始向海拔超过4000m区域的高原腹地扩张。通过对高原腹地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能够为深入了解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占据青藏高原奠定基础,为现代人类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变化提供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