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6h】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基础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2.1.2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1.4 缪尔达尔的地区收入不均等理论

2.1.5 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

2.2 国内外重要研究进展综述

2.2.1 国外重要研究进展综述

2.2.2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间维度演变特征分析

3.1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间维度演变特征

3.1.1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衡量指标选择

3.1.2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轨迹和阶段性特征

3.2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3.2.1 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选取以及描述性统计

3.2.3 实证结果

3.2.4 实证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特征定性描述

4.2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特征定量分析

4.2.1 山东全局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2.2 山东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4.3 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成因分析

4.3.1 城乡收入差距保持西高东低空间格局成因分析

4.3.2 沿海“低低”协调型地市空间范围扩大的成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政策建议

5.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5.2 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5.3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5.4 加快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5.5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给国民带来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但由于中国二元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伴随这种高增长的却是城乡地区发展差异逐渐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呈现不均衡的增长状态。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同样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缪尔达尔地区收入不均等理论以及库兹涅兹倒“U”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总结当前他人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成果,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剖析演变特征的影响因素或成因,并且借鉴已有经验,针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在时间维度上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1984-2013年30年间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然后利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财政教育支出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得出结论: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与城乡基尼系数衡量的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波浪上升的基本态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山东的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贡献最大、城乡教育支出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了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财政教育支出都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在空间维度上采用定性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来研究山东2004-2013年17地市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以及成因分析。得出结论: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保持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同时以地市为空间单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局上城乡弱空间相关性,但是根据局部自相关分析得出东部地市已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集聚特征;这种空间格局的成因是各地市的产业结构不同导致的。
  最后根据对时间、空间维度上演变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快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对策建议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