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6h】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0.2.1 国际业务风险研究综述

0.2.2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内容

0.5 研究创新

1.相关概念及理论

1.1 相关概念

1.2 相关理论

1.2.1 银行功能三分类理论

1.2.2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1.2.3 国际贸易货币结算理论

1.2.4 金融脱媒理论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2.1 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发展现状

2.1.1 国有商业银行

2.1.2 股份制商业银行

2.2 国际结算规模发展现状

2.2.1 国有商业银行

2.2.2 股份制商业银行

2.3 境外往来行、代理行建设情况

2.3.1 国有商业银行

2.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因素

3.1 外部影响因素

3.1.1 汇率

3.1.2 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

3.1.3 国际合作与投资

3.2 内部影响因素

3.2.1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

3.2.2 境外机构设置

3.2.3 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模型及变量的选用

4.1.1 模型选用

4.1.2 变量选择

4.2 实证分析

4.2.1 各影响因素对国际结算额度的实证研究

4.2.2 各影响因素增量对国际结算增量的实证分析

4.3 回归结果分析

5.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建议

5.1 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5.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5.3 产品结构完善及创新

5.4 完善国际结算业务机构设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加深,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将面临挑战,包含国际结算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区别于资产负债业务,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较小,对于保障商业银行的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将被更多的客户需要,如何做好国际结算业务,吸引客户,对于股份制及国有商业银行将是机遇也是挑战。国际结算业务相对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除了中国银行以其较久远的历史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外,其他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发展均较为滞后。根据国际经验及实务经验可见,国际结算业务是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并且国际结算业务除了可以带来存外汇业务、中间业务等多种业务,同时可以为银行创造存汇兑收入及手续费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现状的总结,从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产品、规模、机构设置、资产总额、经营效率等影响因素角度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国际贸易总额、国际经济合作、汇率等外部因素及银行资产总额、境外机构设置、人才结构等内部因素对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及各变量增量对国际结算业务增量的影响。发现各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汇率等外部因素有重大联系,其中贸易总额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有促进作用,汇率对国际结算业务有消极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人力资源配置、资产总额、境外机构设置对国际结算业务具有积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