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睛明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观察
【6h】

针刺睛明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病例选择标准

(二)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TCD的比较

(二)治疗后TCD变化的比较

四、不良反应及分析

五、小结

讨 论

一、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二、现代针灸对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三、西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四、选穴依据

(一)睛明穴的主治范围

(二)理论依据

(三)睛明穴的解剖学特点

五、结果探讨

(一)结果分析

(二)机理探讨

结 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睛明穴的临床应用探讨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针刺颈性眩晕患者的睛明穴,并与针刺三阴交相对照,观察睛明穴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刺睛明穴治疗颈性眩晕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临床研究选取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前后两组患者TCD所示的BA、双侧VA、PICA血流速度变化,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观察两组是否有差异。 结果:临床研究显示,VA、PICA低流速型在治疗后,经t检验:组内比较,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说明针刺睛明穴可明显改善VA、PICA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组间比较,VA低流速型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针刺睛明穴有较针刺三阴交穴更明显的改善VA低流速型血流速度的作用。 结论:针刺睛明穴有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为临床运用针刺睛明穴治疗颈性眩晕及扩展睛明穴的主治范围提供了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