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攒竹、睛明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h】

针刺攒竹、睛明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病例选择

(一) 一般资料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统计学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 两组治疗前血流速度的比较

(二) 两组治疗后TCD变化的比较

四 不良反应及分析

讨论

一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三 西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四 选穴依据

(一) 主治范围

(二) 理论依据

(三) 解剖学特点

五 结果探讨

(一) 结果分析

(二) 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针刺颈性眩晕患者的双侧攒竹、睛明穴,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值为客观指标,分别观察两穴对椎-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效应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选穴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临床选取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攒竹组和睛明组,观察针刺前后两组患者TCD所示的BA、双侧VA、双侧PICA血流速度的变化,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之间是否有差异。结果:组内比较,两组对改善BA高流速型血流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对改善VA低流速型及PICA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改善BA高流速型、VA低流速型、PIVA低流速型血流速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改善BA高流速型血流速度方面,睛明组有优于攒竹组的趋势。结论:攒竹、睛明穴虽位置相邻,同属一经,但作用效力有所不同。在改善颈性眩晕患者BA高流速型血流速度方面,睛明穴有优于攒竹穴的优势,二者难以替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