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的研究
【6h】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法

2.2 操作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其观察时间

2.4 统计方法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2 试验结果

4 典型病例

讨论

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1.1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2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初探

2.1 针刺时效规律研究的概念、现状及必要性

2.2 结果探讨

2.3 效应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选取治疗痛经常用而有效的两组穴位处方,观察其对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比较两组处方的差异,为确定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及完善优化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进行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8例患者分为五组,选取其中两组共188例,单穴(十七椎穴)即刻针刺组95例,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即刻针刺组93例,剔除2例,脱落14例,脱落率7.45%。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 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后,单穴组及多穴组VAS读数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穴组与多穴组间治疗前后VAS读数无差异(P>0.05)。针刺效应从针刺5min即开始显现,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到针刺30min时出现最大峰值。起针30min后镇痛效应有所下降,至起针后60min、120min镇痛效应再度加强。针刺单穴组和多穴组的时效规律曲线具有相似性。
  结论:1.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及多穴均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有镇痛效应,且该效应有临床意义。2.针刺单穴组或者多穴组针刺效应到30min达到峰值,最佳诱导期可能是30min。留针时间以不短于30min为宜。3.在留针30min的条件下,单刺十七椎时,镇痛作用优于留针短于30min的镇痛效果;留针30min条件下的半衰期较短,对于痛经持续时间在1d左右或更长的患者,单刺十七椎的频次以每天针刺2次为宜。4.从优化方案角度考虑,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单取十七椎穴即可。5.针刺镇痛时效规律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