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证候规律研究
【6h】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证候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中医院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对多系统萎缩患者进行证候分析,包括证素提取、证型特征归类,并对患者所服用方药进行统计,总结探讨病因病机、治法、用药,以明确中医治疗原则。 方法:从医院病例系统以及病案室收集多系统萎缩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填入自拟《患者信息收集表》,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总体男女比例为1.38:1。MSA-C型患者男女比例为1.84:1;MSA-P型患者男女比例为0.92:1。(2)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为64.18±9.67岁,所有患者平均病程时间为4.92±2.07年。(3)最大发病年龄为81岁,最小发病年龄为42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9.26±8.61岁;C型和P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7.41±6.56岁、62.00±10.52岁,P=0.03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型患者中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9.21±6.80岁,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23±5.24岁,P=0.028<0.05,有统计学意义。(4)大量饮酒史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94±5.08岁,无大量饮酒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1.27±8.85岁,P=0.002<0.05,有统计学意义。(5)有慢性病史患者患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85±8.95岁,无慢性病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8.19±8.31岁,方差分析P=0.235>0.05,无统计学意义。(6)首发症状方面,行走不稳及言语含糊的有21例(33.87%);膀胱功能障碍的有18例(29.03%);睡眠行为异常的有16例(25.81%);运动迟缓及肢体僵硬、震颤的有7例(11.29%);头晕的有7例(11.29%);有3例(4.84%)男性患者首发症状为勃起功能障碍。(7)运动症状中,46例患者出现了行走不稳症状,43例有言语含糊,40例出现了饮水呛咳,18例有肢体僵硬症状,25例肢体震颤,17例出现了运动迟缓。(8)非运动症状中有6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58例患者出现排便功能异常;59例患者出现了泌汗功能异常;6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直立症状。(9)MRI结果显示MSA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中脑萎缩、脑桥萎缩、壳核萎缩、皮层萎缩,第四脑室扩大,以及特征明显的脑桥十字征、壳核裂隙征。(10)C型平均残余尿量为132.33±64.32ml;P型平均残余尿量为123.78±63.51ml,两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11)41例患者出现了立位低血压,卧立位血压压差均在20/10mmHg以上。(12)证候经统计按频次高低分布前8位分别是血瘀、肾阳虚、肾阴虚、肝风、气滞、心阴虚、痰湿。(13)在55例服用中药的患者中有40例患者以经方加减,其余15例以自拟方。其中居于前2位的是地黄饮子加减和生脉饮加减。 结论:(1)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C型患者多于P型。(3)C型患者发病年龄较早。(4)C型患者中女性发病早于男性。(5)大量饮酒可能提前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时间。(6)多系统萎缩证候虚证以肝心脾肾虚弱为主,实证以血瘀、气滞、痰湿、痰热为主。(7)治疗上重视补益脾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