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6h】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试剂及设备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胃癌组和对照组遗传平衡性检验

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一.研究方法的讨论

二.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一、前言

二、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青海是我国胃癌高发区之一,该地区的胃癌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位于我国前列。已知胃癌的发生和环境与遗传因素有关。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麓,青藏铁路的起点,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世居人群独特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为研究该地区胃癌发生机制提供了线索。生活环境中存在可能导致胃癌发生的各种致癌物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等,这些物质被人体摄入后,首先在体内通过Ⅰ相和Ⅱ相代谢酶的作用才能发挥致癌效应。但并非所有摄入上述化学物质的个体会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因此,研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手段,试图检测青海地区人群CYP2E1基因RsaI和DraI基因型分布频率,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为进一步阐明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为该地区胃癌的防治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青海地区胃癌患者和与之配对的120例青海地区健康人群的CYP2E1基因RsaI及DraI位点多态性,统计各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分析该基因RsaI和DraI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结果:1.CYP2E1基因RsaI和DraI位点各基因型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2.CYP2E1基因RsaI位点基因型,包括C1/C1、C1/C2、C2/C2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64.17%、32.50%、3.33%和65.83%、30.00%、4.17%,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79、0.68、0.73);3.CYP2E1基因DraI位点基因型,包括C/C、C/D、D/D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58.33%、35.00%、6.67%和58.33%、38.34%、3.33%,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1、0.59、0.24);4.CYP2E1基因RsaI位点等位基因C1和C2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80.42%、19.58%和80.83%、19.17%,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1,P=0.91);5.CYP2E1基因DraI位点等位基因C和D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75.83%、24.17%和77.50%、22.50%,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9,P=0.67);6.CYP2E1基因RsaI多态性位点突变基因型(C1/C2、C2/C2)可能与胃癌的中低分化腺癌的发生相关(X2=3.93,P=0.05,OR值0.13,95%CI0.02~1.00),可能是青海地区胃癌发生中低分化腺癌的保护因素;7.CYP2E1基因DraI多态性位点突变基因型(C/D、D/D)可能与胃癌的高/高中分化腺癌的发生相关(X2=4.49,P=0.03,OR值3.5,95%CI1.04~11.80),可能是青海地区胃癌发生高/高中分化腺癌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低分化腺癌可能是保护因素。
  结论:CYP2E1RsaⅠ和DraⅠ位点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CYP2E1RsaⅠ位点突变基因型(C1/C2、C2/C2)可能是发生中低分化腺癌的保护因素,CYP2E1DraⅠ位点突变基因型(C/D、D/D)可能是发生高/高中分化腺癌的危险因素,同时可能是发生低分化腺癌的保护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