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变化分析及生境选择机制研究
【6h】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变化分析及生境选择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生境的概念

1.2动物生境选择

1.2.1基本概念

1.2.2影响动物生境选择的因素

1.2.3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域的选择

2.2研究区自然概况

2.2.1地形地貌

2.2.2气候

2.2.3水文

2.2.4地质和黄河尾闾变化

2.2.5土壤

2.2.6植被

2.2.7动物

2.3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基础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1生境类型图的编制

3.1.1数据来源与处理

3.1.2生境因子图

3.1.3生境景观分类图的编制

3.1.4误差说明

3.2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3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的研究方法

3.4技术路线

第四章黄河三角洲水禽生境因子变化分析

4.1生境因子变化分析方法

4.2结果分析

4.2.1生境因子结构变化分析

4.2.2各类型之间转换分析

4.3生境因子变化驱动力分析

4.4讨论

4.4.1生境因子变化对水禽的影响

4.4.2结论

第五章黄河三角洲丹顶鹤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5.1丹项鹤适宜生境的确定

5.2分析方法

5.3结果分析

5.3.1丹顶鹤生境的景观指标变化

5.3.2适宜生境内部的变化

5.4讨论

5.4.1丹顶鹤生境变化原因探讨

5.4.2结论

第六章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研究

6.1分析方法

6.1.1野外调查方法

6.1.2分析方法

6.2结果分析

6.2.1生境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6.2.2生境因子频次分析结果

6.3 讨论

6.3.1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分析

6.3.2丹顶鹤最适生境的选择

6.3结语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从水禽角度出发,把影响其生境选择的因素划分为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四类.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3期TM数据进行处理,对各个生境要素采取一定的分类方法,得出该地区1986年、1996年和2001年3个时期各生境要素图.把生境要素图进行综合,最终得到黄河三角洲的水禽生境类型图.通过对各生境要素图的面积、斑块数变化及转移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生境要素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扰加重、积水地区面积增多、植物性食物和适宜隐蔽物范围减小,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干扰)是引起各生境要素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生境要素变化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禽生境质量的下降.再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从1986-200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丹顶鹤栖息的总生境面积不断减小,该地区的生境破碎化程度也不断升高;相应的适应丹项鹤栖息的各生境类型的面积除了轻干扰深积水鱼类苇田(人类活动造成)的面积增加外,其余大多呈减少趋势,总的来说丹顶鹤栖息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是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利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对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研究中发现:迁徙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干扰,最适生境为远离人类干扰、有浅水域分布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越冬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食物,最喜欢选择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有水域分布的、动物性食物占主导地位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栖息.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优越的生境条件使得该区物种丰富,成为许多水禽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该研究对区域生态保护和物种的生境选择机制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确保东亚鸟类迁飞网络的安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鸟类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都意义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