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Qinghai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足薄层矢状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6h】

Qinghai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足薄层矢状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MR图像的获取

1.2 薄层断面标本的制作

1.3 对应层面典型标本断面与志愿者的活体MRI图像对照

2结果

2.1经第一跖骨层面图像(见图1)

2.2 经第二跖骨内侧层面图像 (见图2)

2.3 经第二跖骨外侧层面图像 (见图3)

2.4 经第三跖骨层面图像 (见图4)

2.5 经第四跖骨的断面图像(见图5)

2.6 经第五跖骨断面图像 (见图6)

3讨论

3.1足矢状面解剖结构由内侧向外侧的显示规律

3.2 MRI显示足部解剖结构的优势及对病变的定性作用

3.3采用低温冰冻铣切技术获取足部连续薄层矢状面断层标本的优势

4结论

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不足

本课题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致谢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足部复杂解剖结构与对应MR图像在连续薄层矢状面上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和MRI信号特点,为该区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从山东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获取3例成年男性尸体左足标本,以平行于第二跖骨长轴并垂直于足底为基线,经3.0T MRI扫描后,确定其中1例正常足部标本用冰冻数控铣切技术制成矢状面标本,同时招募志愿者10名做了与标本同基线的MRI扫描,最后从标本中选取典型断面与相应层面的活体MRI图像对照,观察其解剖结构。
  结果:选取六个典型矢状面标本与活体MRI图像,探讨了足部骨、关节、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在连续矢状断面上的形态变化与MRI表现。足矢状面由内侧向外侧有六个典型层面:经第一跖骨后经舟骨结节和内踝层面,此层面的主要结构有内踝、舟骨结节、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籽骨。胫后肌腱紧贴内踝后侧向前走行于舟骨结节下方。足背侧可见胫前肌腱和足母长伸肌腱。足底可见足母展肌、足母短屈肌和足母长屈肌腱的末端;经第二跖骨内侧缘后经距骨和跟骨结节层面,此层面开始看到跟骨载距突、中距下关节、中间楔骨、第二跖骨及趾骨。跟骨载距突后方是足母长屈肌腱。足背侧是胫前肌腱和足母长伸肌腱。足底开始出现足底腱膜,足底腱膜上方结构由下向上是趾短屈肌、足母短屈肌和足母长屈肌腱的末端,也可看见足底方肌和足底长韧带;经第二跖骨外侧缘后经跟骨前突层面,此层面可见中距下关节、后距下关节及其之间的跗骨窦的最内段、第二跖骨跖骨底、跟腱和骰骨。跗骨窦内有距跟骨间韧带。足背侧有胫前肌腱和趾长伸肌腱。足底由下向上的结构是足底腱膜、趾短屈肌、足底方肌、足母短屈肌和腓骨长肌腱的远端;经第三跖骨后经跗骨窦和跟腱层面,此层面是足的正中矢状面,主要结构是跗骨窦、跟腱及前方的脂肪垫。跗骨窦内有颈韧带。足背足舟骨和外侧楔骨上方可见趾短伸肌。足底由后向前是小趾展肌、趾短屈肌、足母收肌横头和蚓状肌。第三跖骨上、下方可见骨间背侧肌和骨间足底肌;经第四跖骨后经跗骨窦外侧层面,此层面跟骰关节面明显增大,其前上方可见与外侧楔骨形成的楔骰关节,第四跖骨及近节趾骨显示清楚,仍见部分跟腱。足背骰骨和外侧楔骨上方可见趾短伸肌。足底跟骨下方是小趾展肌,骰骨下方是腓骨长肌腱。在第四跖骨上、下方可见骨间背侧肌和骨间足底肌;经五跖骨后经腓骨的层面,此层面腓骨出现,距骨变小,足底腱膜及跟腱消失。第四、五跖骨呈上下排列形成跖骨间关节并与后面的骰骨形成骰跖关节,足背骰骨上方是趾短伸肌。足底由后向前是小趾展肌、小指短屈肌、足母收肌横头和骨间足底肌。骰骨下方的是腓骨长肌腱。结果表明人体足部标本矢状面与相应层面MRI矢状面图像呈良好的对应关系,能清晰显示足部结构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特征。
  结论:冰冻数控铣切技术是制作足部标本连续矢状面的良好方法,标本的断层切面与MR图像的对应关系呈高度一致性,在矢状面可从前后和上下方向上清晰显示足部解剖结构细节和影像学特征,为该区域临床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该区域疾病提供了解剖及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