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和”范畴的美学阐释与现代意义
【6h】

中国古代“和”范畴的美学阐释与现代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第一部分“和”的内涵及文化渊源

第二部分“和”与中国传统美学

第三部分“和”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四部分“和”的现代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和”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中华民族尚“和”的意识与观念源远流长,人们对“和”的追求,源于饮食与艺术上的需要,饮食上的五味调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艺术上的和谐完美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西周末年太史史伯提出“和”的概念以后,古人对“和”的研究与论述就一直没有间断,他们对“和”的论述与阐释博大精深,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综观前人对“和”的研究,虽然成果令人瞩目,但白璧微瑕,仍有令人遗憾的地方。以往对“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单一的领域,或是从审美的角度论述“和”的美学意义,或是从考古学的角度论述“和”的社会价值,或是在哲学与伦理学的范畴内研究“和”的社会意义。总体看来,对“和”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这也是目前学术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 本文试图从儒、道、释三家互动的文化事实出发,针对当前“和”的研究现状,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和”的内涵及文化渊源进行一番耙梳与探讨之后,集中阐释了中国传统的一些美学观念与“和”的内在联系,辩证地分析了“和”的现代意义,努力挖掘“和”的当代生命力,探寻其与当代美学接轨的可能性。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对当代论述“和”的文献与资料进行了综述。 在第一部分中,从美学的角度对“和”的内涵及文化渊源进行了阐释。主要分析了儒、道、释三家由于哲学基础不同,对“和”的美学阐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第二部分分析了“和”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情理合一等美学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全文分析论证的一个重点,也是历来研究者论述中的薄弱环节。 在第三部分中,主要分析了“和”对中国艺术的深远影响。“和”作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曾经给中国的文化艺术带来很多的有益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儒家的“中和”思想,作为一种伦理美学,强调“以理节情”,扼杀人的主体性,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悲剧以大团圆的方式结局。在第四部分中,主要分析了“和”的现代意义,这是全文的次重点,也是以往研究中的空白点。尽管中西方古代在对“和谐”的追求上侧重点不同,在表现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毕竟在艺术上都追求“和谐”,以“和”为美。到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出现。西方现代艺术由古代的和谐,近代的不和谐,最终走向了反和谐,这是一种极其反常的现象。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和”文化,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扬弃地继承,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概括了全文的宗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