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治疗IBD、FAP、STC安全性的meta分析
【6h】

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治疗IBD、FAP、STC安全性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循证医学模式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纳入标准

2.2. 文献检索策略

2.3. 文献选择

2.4. 文献资料的提取

2.5. 文献质量风险评估

2.6. 数据的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3. 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全结肠病变

4.2 meta分析的结果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综述: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结肠切除术治疗IBD、FAP、STC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全结肠疾病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语种为中英文文献,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获得文献6篇(226例),其中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SMD=49.93,CI=[-26.8,126.45],P=0.20,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估计出血量:SMD=-0.41,CI=[-0.68,-0.14], P=0.003。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SMD=-1.11,95%CI=[-1.72,-0.50],P<0.0003。两种手术方式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MD=-5.73,95%CI=[-5.99,-4.7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瘘发生率:OR=0.49,95%CI=[0.17,1.43],P=0.19。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梗阻发生的比较:OR=0.40,95%CI=[0.16,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OR=0.53,95%CI=[0.22,1.31],P=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MD=-10.68,95%CI=[-10.95,-10.4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切口,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从而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因此在临床上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应按照循证医学思维模式,严格术前评估而采取个体化的治疗。考虑所纳入文献质量不同,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加充足的临床指导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