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线态氧在生物药物样品中的研究及其分析测定
【6h】

单线态氧在生物药物样品中的研究及其分析测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单线态氧的检测及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第二章荧光探针法研究铜离子-姜黄素体系中1O2的生成机理及在O2+-存在下1O2 的测定

第三章罗丹明6G-I-体系作荧光探针研究吲哚乙酸-辣根过氧化酶催化体系中活性氧的产生机理

第四章天然抗氧化剂的筛选及含量测定

第一节荧光探针法测定茶叶对单线态氧的清除能力

第二节以罗丹明6G作荧光探针测定肠炎宁片中的槲皮素及其机理研究

第三节芦丁对罗丹明6G的荧光猝灭机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附: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不断产生各种活性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和脂质过氧化自由基(ROO·)等,这些自由基在生理学上起到重要作用。通常呼吸的氧气是一种稳定的基态氧分子,而单线态氧分子则与之不同,它是一种处于激发态氧分子的存在形式,其化学性质更活泼,较基态更不稳定,对机体产生多种复杂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具有较强的毒性,造成机体的损伤,可引发衰老和各种疾病,如癌症,机体炎症、组织过氧化和信号传导等;另一方面,它又是生物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杀菌剂,还可用于癌症的光动力疗法。 本论文着重于单线态氧产生体系的研究及其相关分析应用,以分子光谱(荧光、紫外)作为研究手段,对铜离子.姜黄素体系、吲哚乙酸-辣根过氧化酶催化体系和亚甲基蓝光敏化体系中单线态氧或活性氧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分别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检测。 本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综述了单线态氧的检测方法和分析应用进展。介绍了单线态氧的ESR、磷光光度、分光光度、化学发光和荧光法的基本原理、进展和分析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化学发光法和荧光法,同时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第二章,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为荧光探针研究了铜离子-姜黄素体系中1O2的生成机理及在O2-存在下1O2的测定。铜离子-姜黄素体系使探针荧光猝灭,经确认为单线态氧的作用,考查了各因素影响,探讨了其生成机理,并利用荧光猝灭原理对体系产生的单线态氧进行了定量测定。这对姜黄素的使用安全性做出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以罗丹明6G-I-体系作荧光探针研究了吲哚乙酸.辣根过氧化酶催化体系中活性氧的产生机理。利用体系生成的各种活性氧分子氧化I-为I3-,再与Rh6G络合成为不发荧光的型体的原理,探讨了辣根过氧化酶催化吲哚乙酸体系中生成活性氧产物的种类、产量及动力学过程。这对于研究IAA联合HRP诱导细胞调亡的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第四章,利用荧光探针法筛选评价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含量测定。首先,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为荧光探针,捕获亚甲基蓝光激发产生的单线态氧,根据抗氧化剂对其荧光的恢复程度,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鉴于槲皮素和芦丁包括抗氧化性在内的的多种生理活性,对其定量测定具有重大意义。文中接下来以罗丹明6G为荧光探针分别对这两种物质进行了测定,分别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成功应用于肠炎宁片和芦丁片的测定,同时研究了荧光猝灭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