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
【6h】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农业旅游

1.2.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3关于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研究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技术路线

2.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1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2.1.1发展农业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1.2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内涵

2.3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3.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产业融合理论

2.3.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

2.3.4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3.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础分析

3.1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3.2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

3.2.1农业旅游资源分类

3.2.2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

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

3.3.1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3.3.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3.3.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3.3.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4.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SWOT分析

4.1竞争优势

4.1.1区位条件优越

4.1.2环境优势明显

4.1.3资源基础丰厚

4.1.4客源市场广大

4.2存在劣势

4.2.1农民开发管理能力较低

4.2.2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4.2.3当地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4.2.4旅游产品开发单一趋同

4.3发展机遇

4.3.1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视

4.3.2新农村百强典范村为农业旅游增色

4.3.3休闲观念的转变和节假日的增加

4.3.4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4面临挑战

4.4.1农民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4.4.2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4.4.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4.4.4农村地区各自为政,缺乏协作

5.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5.1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主要模式案例分析

5.1.1房干模式

5.1.2长岛模式

5.1.3寿光模式

5.1.4南山模式

5.1.5朱家峪模式

5.2几点启示

5.2.1模式多样化,实现因地制宜

5.2.2制度创新,实现借旅拓农

5.2.3积极参与,实现增收致富

5.2.4农旅互动,实现农游合一

5.2.5缩小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6.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

6.1坚持统筹规划,把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6.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6.3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参与能力

6.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育新型农民

6.5树立新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6.6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最为严峻、最为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进行,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旅游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可以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农村地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观念更新,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因此,探索如何发挥农业旅游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模式案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解决山东省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首先对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发展农业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2.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础分析。搜集整理山东省近年来的相关资料,从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和新农村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3.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SWOT分析。主要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态势以及有利因素和约束条件。 4.根据山东省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情况,研究、提出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五种主要模式:房干模式、长岛模式、寿光模式、南山模式、朱家峪模式,并对五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一些有益启示。 5.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研究。主要从科学合理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农民参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当地农民从中受益,使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本论文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五种模式:房干模式、长岛模式、寿光模式、南山模式、朱家峪模式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体现了创新性,对于发展农业旅游,促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王晖;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红;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592.752;F327.52;
  •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新农村建设; 一体化模式; 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