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6h】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基本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2.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3章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概述

3.1 青海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现状

3.2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成因分析

3.3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影响分析

第4章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4.4 计算并处理综合评价向量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5章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5.1 降低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概率

5.2 改善青海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脆弱度

5.3 全面加强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青海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对青海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所引起的生态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基础和引领,生态风险的评价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发矿产资源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青海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确立了生态风险概率、生态脆弱度、生态重要性及人口适宜度4个二级指标,采矿活动、损毁累积、污染累积等11个三级指标,开采方式、开采强度、地质破坏等32个四级指标,构建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打分。基于问卷统计结果,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开发风险概率指数为2.5999,生态脆弱性指数为2.3673,生态重要性指数为0.0446,人口适宜度指数为0.9981,说明目前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程度较高。本文在对其概况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