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
【6h】

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translation_sen_id-3

translation_sen_id-1

展开▼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公共物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以人为本和供给的角度出发,围绕着社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来研究公共物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里,伴随着体制转轨以及社会的转型,提升以公共物品供给为核心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报告中的热点词汇,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初步形成了政府、市场及非营利部门多元供给公共物品的雏形,改变了政府单一供给公共物品的格局,但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仍然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物品供给差异越发明显,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少数民族聚集的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供给量不足、供给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青海省地处汉藏文化的交汇区,是内地与西藏联系的重要枢纽,自古就有“安藏必先安青”的说法,青海藏区也是国内外分裂势力干扰最多的地区,保障青海藏区的发展和稳定也有利于西藏的社会稳定。当前,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严重阻碍了青海藏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公共物品理论作为青海藏区公共物品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明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海藏区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和供给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现阶段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关系,形成符合青海藏区实际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进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实现藏区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共物品理论,科学的界定了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范围及供给方式,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对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青海藏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本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