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产效率、技术进步与“资源诅咒”
【6h】

生产效率、技术进步与“资源诅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数据来源

1.4研究的内容及框架结构

1.5主要创新点

2“资源诅咒”发展历程及其传导机制文献综述

2.1 “资源诅咒”假说的提出

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分析

2.3国内关于“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

2.4“资源诅咒”研究展望

3 资源丰裕程度与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基础

4“资源诅咒”实证指标的选择与构建

4.1 自然资源指标的构建

4.2技术创新指标的构建

5 资源丰裕度和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5.1模型设立及数据的描述

5.2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地区)的经济陷入发展的陷阱,而一些资源贫瘠的国家却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资源诅咒”。在我国,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资源贫瘠的东部省份。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自然资源本身是不会阻碍经济发展,是否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创新的发生。鉴于此,论文选取中国28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资源丰裕度与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论文首先对“资源诅咒”理论的发展历程、传导机制进行了文献回顾,然后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一个三部门模型,从理论上研究资源丰裕程度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自然越资源丰富的地区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从理论上揭示资源丰裕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对论文中重要指标的选取进行了说明,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在构建了资源丰裕度指标时,区分了资源丰裕和资源依赖两个重要概念,并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得到自然资源指标;第二,通过使用数据包络法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指标。在实证分析部分,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和资源丰裕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资源丰裕地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从实证结果来看,自然资源丰裕地区存在着抑制技术创新和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现象,而且估计的结果非常显著。这与论文中理论模型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这说明造成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地区没有形成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没有形成利于生产率的提高的制度因素,因此,资源丰裕地区的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2)引入进口规模、教育投入、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控制变量后发现,进口规模会显著促进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市场化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产生,教育投入,产业结构两个变量对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逐次加入进口规模等控制变量后,自然资源系数尽管仍然为负,但显著性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这些控制变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然资源对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诅咒”,资源丰裕地区应该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从而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著录项

  • 作者

    杜萌;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区域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宇,任建兰;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