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士禛词论及词作研究——兼与王士禄词作比较
【6h】

王士禛词论及词作研究——兼与王士禄词作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王士禛、王士禄词学之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士禛对前代词论的接受

第一节 王士禛对张炎词论的接受

第二节 王士禛对陆辅之词论的接受②

第三节 王士禛对杨慎等人词论的接受

第四节 王士禛对云间词论的接受

第二章 王士禛之词论

第一节 文体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批评论

第三章 王士禛之词作

第一节 和《漱玉》之作

第二节 金陵之行与“秦淮”词作

第三节 红桥修禊与“红桥”词作

第四章 王士禛中年弃词及词学影响

第一节 王士禛中年弃词之因探微

第二节 王士禛词作影响

第五章 王士禄、王士禛词作比较

第一节 词作比较

第二节 王士禄、王士禛词作异同原因探讨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王士禛作为康熙诗坛的盟主,其神韵诗学适应盛世的需要,引领一代风气。同时,他的词学成就在当时也是相当卓荦,操持选政,树立经典,成为词坛“一代总持”。他领导的广陵词坛掀起了清代空前的作词大潮,继云间词派之后继续为清词复兴贡献力量。因此,探讨王士禛的词论及词作对了解当时词学风气,还原当时词学发展面目十分有益。本文主要从其词论和词作两方面着手,兼与其兄王士禄之词作对比,以期对王士禛的词学成就作出新的阐发。论文分五章: 第一章王士禛对前代词论的接受 王士禛为学博采众长,其词论也显示出他对前代词论的吸收、借鉴。这种因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在其词论著作及评词文字中直接引用前代词家的论词文字;二是在内涵上吸收前代词论的精华而有所创新。这种旁搜博采使得王士禛的词论避免了前代词家论词有时相对片面的弊端,显出比较客观和折中的特点。 第二章王士禛之词论 王士禛之词论主要见于其词论著作《花草蒙拾》,共60余条。此外,其《分甘余话》、《池北偶谈》、《居易录》、《古夫于亭杂录》等笔记以及他在《倚声初集》中的评词文字也体现了部分王士禛的论词观点。本文借鉴《文心雕龙》的体例,尝试从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三个方面对王士禛词论进行探析。王士禛对词的体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他将词作为“天地间一种至文”,提升了词的地位,还辨析了诗、词、曲三种文体,对明词曲化作出了尝试性的补救。对于作词之法,王士禛注重锻炼篇章、字句,注意诗词之间在字句、意境等方面的相互借鉴,重点论述了咏物词的创作特征。批评论是王士禛词论的精华所在,他将“正”、“变”作为词的发展规律,将张綖的正变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神韵”论词也是王士禛词论的一大特点,但是成绩较其诗论为弱。王氏论词对词人品质和学养亦是极为重视,显示出他对中国古典文论、诗论等的借鉴。 第三章王士禛之词作 王士禛之词集共有两部——《阮亭诗馀》和《衍波词》,除去两集重合之作,共130余首。本文主要选取了王士禛三次比较集中的作词活动加以分析。他的十七首和《漱玉》词是其早期词的代表之作。王士禛与李清照两人之词作同中有异,显示出才性、生活经历等对词作风貌的产生的不同影响。王士禛第二次金陵之行是又一集中作词之时。金陵的人文风物使得王士禛感想频发,所作之词也是内蕴深厚,特色鲜明。“红桥”之作使得王士禛和扬州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能是王士禛词学活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 第四章王士禛中年弃词及词学影响 虽然在扬州词坛风生水起,但王士禛晋京之后却弃词不作。其中转捩的玄机除了词中的易代之思、自身性格和为官心态之外,还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词学观念不合时宜等原因。王士禛弃词不作也使得本已气力不足的绮艳词风更是趋向衰颓。但是王士禛的词作在词家的评论中并没有销声匿迹。他们对于王士禛词作的评论主要集中在词作的总体风格、读者接受效果和写作技法的探究等方面。 第五章王士禄、王士禛词作比较 王士禄、王士禛昆仲同是清初作词名家,都以《花间》、《草堂》为作词圭臬。清初总体的作词环境以及王士禄对王士禛的影响使得二人词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二人在词作形制、词作内容、词作风格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反映出他们在仕途经历、心性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著录项

  • 作者

    郭乾隆;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玲;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文学;
  • 关键词

    王士禛; 词论; 词作;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4:3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