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6h】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旨趣

二、学术史综述

三、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第一章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及其写作背景

一、马尔萨斯的生平介绍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写作背景、缘由及传播与影响

三、小结

第二章马尔萨斯人口论与洪亮吉人口观点比较

一、同一时间纬度下的中国学者洪亮吉的人口观

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相同点

四、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不同点

五、小结

第三章 马尔萨斯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论述

一、马尔萨斯关于当时中国的人口状况的分析

二、马尔萨斯关于中国人口繁盛的原因分析

三、马尔萨斯谈中国的人口抑制

四、小结

第四章 晚清中国人口观的觉醒

一、清末人口状况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初步传入中国

三、上层知识分子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逐步了解及透彻认识

四、小结

第五章 马尔萨斯人口论对民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一、民国时期的人口

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中国的深入传播阶段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人口理论古已有之,经历了漫长岁月,到资本主义社会,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天朝门户洞开。西方的思想、学说、观点等如决堤之水涌入中国,作为西方资产阶级人口思想代表作的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也在这时传入中国,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中国的有识之士试图通过学习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解决当时的人口及社会问题。
  新事物的产生都脱离不了当时大的历史背景环境。马尔萨斯所处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造成很多小生产者破产,工人失业;农村方面,由于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大量农民破产,流入城市,造成人口相对过剩,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同一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与马尔萨斯人口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洪亮吉的人口观点,而且比马尔萨斯的观点早五年问世。当时的清王朝正处在由盛转衰的前夜,社会矛盾已十分凸显,人口问题就是其中较严重的社会矛盾之一。虽然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对当时的两者不同的社会环境而言,影响就大不相同了。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在第二版中,列举了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世界各地人口情况,以便进一步论证他的推论“人口与食物的增长比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其中重点提到了中国康乾时期的人口情况。通过西方人的独特视角,来理解当时的中国人口状况,详细的叙述了晚清中国的人口状况及人们的生活状况,分析了中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在以后的知识分子向西方求索救亡图存的知识时,有切身的感受,使其人口原理更贴合中国的实际,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广泛传阅。
  传播理论认为,文化传播的方向是由经发达文化区域地区传播向不发达的文化区域,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传播也有此特点。
  晚清正是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时期,这时的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门户洞开,西方的思想、学说、观点打破了原来中国旧有的思想体系。使刻板的人口思维受到严重挑战,爱国的有识之士纷纷探索当时的中国该何去何从。因此,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另辟蹊径,从西方人口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马尔萨斯人口观中寻求出路,并将人口问题作为挽救民族危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路径之一。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宣传也可以从微观层面看出,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曲折历程。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马尔萨斯人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入中国,主要是介绍和宣传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要说明的是这一阶段传播者对人口理论发表评论或看法比较少,大致只是单纯介绍。第二阶段是扩展阶段,这一阶段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一步在近代中国深入传播的过程。知识分子们中国结合人口实际认识人口理论。这一阶段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认识深度、理论研究都超过了第一阶段。第三阶段是争议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开始批判的认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传播的这三个阶段来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传入近代中国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它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过程。
  从晚清知识分子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全盘接受到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加辩证深入的研究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来知识方面更加细腻理性的思考。主张辩证的看待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人口思潮之一的马克思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思潮的争论一直延续到建国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