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研究
【6h】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论文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民国时期有关劳工教育的提案、法律法令及统计资料

(二)著作

(三)期刊及论文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演进

一、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的推动

(二)企业发展、劳工本身对教育的诉求及劳工教育运动的促成

(三)传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思想基础

(一)劳工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劳工教育思想

(二)国外劳工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劳工教育思潮的发展演进

(一)劳工教育思潮萌发于劳工教育实践

(二)劳工教育的普遍实施促成劳工教育思潮的蓬勃发展

(三)随着劳工教育的失败而逐渐衰落

第二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一)劳工教育的内涵

(二)劳工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三)劳工教育的内容

(四)劳工教育的实施问题

(五)师资的素质及培养

(六)劳工教育实验

(七)劳工教育制度建设

二、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特点

(一)以劳工为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群体性的共识

(三)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潮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启示

一、劳工教育思潮的影响

(一)为劳工教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三)对劳工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劳工教育思潮的启示

(一)教育的改革要适应社会变革的节奏

(二)对今日企业教育、职工教育、农民工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三)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国时期,随着产业化革命的不断推进,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对科技的依赖,对劳工实行一定的教育,以提高劳工的生产技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力。在劳工方面,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而发起了劳工运动,其中就包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劳工问题日益严重,劳资矛盾不断升级,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遂大力倡行劳工教育,劳工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解决劳工问题最好的办法。劳工教育思潮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劳工教育的倡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形成一股波及全国的教育思潮。本文在挖掘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劳工教育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与分析法,梳理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所具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论述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介绍现有文献对劳工教育的研究成果,找出已有研究的薄弱环节,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部分,论述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演进的过程。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思潮产生的思想基础,劳工教育是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劳资双方对教育的诉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劳工教育运动及传统教育改革趋势的促成。劳工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劳工教育思想及国外劳工教育思想的引进和传播构成劳工教育思潮的思想基础。劳工教育思潮在清末民初时期初见端倪,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教育思潮澎湃于全国,而后随着劳工教育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及问题,劳工教育实施逐渐走向失败,劳工教育思潮也随之没落。
  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工教育思潮中对劳工教育的内涵、目的和使命、主要内容、劳工教育的实施、师资问题、劳工教育实验及劳工教育制度建设等问题的讨论。并分析了劳工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是以劳工为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群体性的共识,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潮。
  第三部分,揭示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影响及启示。劳工教育思潮推动了劳工教育运动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其对中国社会的主流影响是积极的,推动了经济发展、教育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对今日的企业教育、职工教育及农民工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今日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