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信任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6h】

社会信任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谣言及其治理

2.1谣言

2.2网络谣言

2.3网络谣言的危害

2.4网络谣言的治理

2.5网络谣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社会信任

3.1信任

3.2社会信任

3.3社会信任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研究

3.4社会信任在谣言治理中的研究

第四章 信任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4.1前提与假设

4.2 信任博弈模型

4.3模型分析

4.4媒体与网民的博弈实例

4.5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博弈关系

第五章 基于社会信任的网络谣言治理对策建议

5.1基于政府角度

5.2基于媒体角度

5.3基于网民角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谣言的传播也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而是更多的借由网络进行传播。与传统谣言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谣言传播和反馈更为迅速,传播途径更为复杂,危害更加严重,控制更为困难,网络谣言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互联网的正常秩序,其中一部分危害严重的网络谣言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网络谣言进行有效治理,进而为网络舆论的有序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构建一个网络谣言可以被有效治理的网络理性空间,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完善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还需要网络媒体与网络技术人员的努力与相互配合,更需要提高网民素质等。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谣言与社会信任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对网络谣言以及社会信任的解读。通过梳理国内外不同时期学者对谣言以及网络谣言的定义,得出网络谣言是谣言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形式,但是它又发展出了自己全新的特点:易复制性、传播速度快等,分析了网络谣言的危害:侵害个体利益;影响社会稳定;降低社会信任水平;降低政府公信力。并分析了现在网络谣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意识相对薄弱;网络谣言预警机制滞后;治理中政府与媒体防堵合力缺乏;网络谣言追踪监控不力;已有法律规范较差的可操作性。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信任不同定义的考察,解读了社会信任的含义,并具体阐述了社会信任的分类,本文将社会信任具体分为:人际信任与政府信任,以及通过分析社会信任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研究,回顾以往社会信任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研究。
  第三部分重点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机制进行探析。利用博弈论,首先确定了博弈主体:网民、网络媒体、公权力主体、谣言制造者,建立了基于信任的网民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计算各自的期望收益建立该模型的概率-期望收益函数图形,分析了人际信任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媒体与网民的博弈实例。再次,通过分析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博弈关系,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并得出相应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