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胞质雄性不育败育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6h】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胞质雄性不育败育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摘要

1引言

1.1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形态学研究概况

1.2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1.2.1基因表达调控

1.2.2能量代谢

1.2.3物质代谢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2.2.1细胞学显微观察取样及试验方法

2.2.2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取样及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辣椒不育与可育植株上花药结构的差异

3.1.1正常可育辣椒植株上小孢子的构成和发育

3.1.2不育系辣椒植株上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3.2辣椒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特性

3.2.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

3.2.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3.2.3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

3.2.4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3.2.5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3.2.6丙二醛含量分析

3.2.7水解氨基酸分析

3.2.8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4讨论

4.1对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期和细胞学机理的探讨

4.1.1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期

4.1.2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败育现象

4.2辣椒雄性不育“三系”花蕾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4.2.1三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

4.2.2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

4.2.3 MDA含量

4.2.4水解氨基酸含量

4.2.5营养元素含量

5结论

5.1辣椒花药的细胞学显微观察结论

5.2辣椒雄性不育“三系”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辣椒育种研究室于1995年在田间发现了辣椒CMS雄性不育源,本研究以选育出的1442“三系”和13733“三系”为试材,研究了辣椒CMS雄性不育的败育时期和方式,测定了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随着花蕾发育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各种物质(包括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17种水解氨基酸和9种营养元素)积累对辣椒雄性不育的影响,扩展了辣椒雄性不育基础研究的范围,为开展辣椒“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