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p-S316抗菌物质的提取、体外抑菌试验及毒性研究
【6h】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p-S316抗菌物质的提取、体外抑菌试验及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英文缩略表

1前言

1.1抗生素的概念和发展史

1.2抗生素工业生产现状

1.3离子交换法提取抗生素

1.3.1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1.3.2离子交换法的分离原理

1.3.3离子交换法提取抗生素

1.4抗生素类药物药效学研究的意义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菌种

2.1.2离子交换树脂

2.1.3培养基

2.1.4体外抑菌试验及毒性试验材料

2.1.5主要仪器设备

2.2方法

1.2.1 Cp-S316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2.2.2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和再生

2.2.3 Cp-S316抗菌物质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

2.2.4发酵液预处理条件的测定

2.2.5离子交换法提取Cp-S316抗菌物质

2.2.6 Cp-S316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试验

2.2.7毒性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Cp-S316抗菌物质效价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3.1.1标准曲线适宜浓度区间的选择结果

3.1.2工作曲线

3.2发酵液预处理条件测定结果

3.3离子交换法提取Cp-S316抗菌物质

3.3.1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结果

3.3.2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解吸结果

3.3.3 D151树脂的吸附量

3.3.4 D151树脂最佳解吸剂的选择

3.3.5 D151树脂的静态解吸曲线

3.3.6 D151树脂的动态解吸曲线

3.4 Cp-S316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试验

3.4.1抗菌物质对病原细菌的MIC和MBC的测定结果

3.4.2 Cp-S316抗菌物质的杀菌曲线测定结果

3.4.3培养条件对Cp-S316抗菌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3.5毒性试验结果

3.5.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3.5.2蓄积毒性试验结果

4讨论

4.1发酵液的预处理

4.2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4.3 D151树脂最佳解吸剂的选择

4.4离子交换法提取抗菌物质

4.5 Cp-S316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试验

4.6 Cp-S316抗菌物质的毒性试验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p-S316是本实验室从泰山土壤分离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抗菌谱广,菌株发酵性状优异,发酵液性质稳定,显示了诱人的开发前景。本文进行了Cp-S316抗菌物质的提取,体外抑菌试验及其毒性等研究,主要内容:1.通过吸附与解吸附试验,研究了7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和4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p-S316抗菌物质的交换性能,筛选出一种对该抗菌物质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的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Cp-316抗菌物质吸附量、最佳解吸剂、静态解吸曲线和动态解吸曲线。2.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Cp-S316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巴氏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6种动物病原细菌的MIC和MBC,测定了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杀菌曲线,研究了培养条件对药物抗菌活性的影响。3.小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试验表明,该抗菌物质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5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K>5,属于弱蓄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