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级小麦产量结构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6h】

超级小麦产量结构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选用山东省超级小麦项目组育成的实收666.7m2产量超过650kg的6个超级小麦新品种(系):大穗型(01-35和8355),中间型(6200(8)和4133-2),多穗型(988044和02-48),通过调节播种期和播种量对超级小麦产量结构、不同产量结构下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籽粒产量贡献的变化及群体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品种、播期、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品种(系)02-48、988044与01-35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8355、6200(8)和4133-2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各品种(系)产量结果表现为:988044>02-48>01-35>8355>4133-2>6200(8)。不同类型的品种均以10月5日播种期的产量为最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超级小麦密度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品种(系)密度对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因此,选用多穗型品种,适时早播是超级小麦获得高产的关键。 2、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均有直接的影响和间接影响。对(1)01-35影响的顺序为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2)8355影响的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亩穗数;(3)6200(8)影响的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亩穗数;(4)4133-2影响的顺序是千粒重>亩穗数>穗粒数;(5)988044影响的顺序为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6)02-48影响的顺序为千粒重>穗粒数>亩穗数。 3、不同品种地上部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总量不同。但同一品种二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多穗型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高,产量也是最高的,这与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中间型次之,大穗型最低。 4、从积累系数看,988044、02-48和01-35三品种的“源”比较充足,而8355、4133-2和6200(8)三品种的“源”相对较小,且以6200(8)“源”最小。

著录项

  • 作者

    李素真;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纪春,周爱莲;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麦;
  • 关键词

    超级小麦; 穗粒数; 千粒重;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