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
【6h】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土壤真菌的研究概况

2.土壤真菌的研究方法

2.1土壤真菌的分离

2.2培养基

2.3土壤真菌的计数方法

3.土壤真菌的多样性

3.1物种的多样性

3.2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3.3功能多样性

3.4 DNA的多样性

4.真菌分类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

1.材料与方法

1.1土样来源

1.2培养基

1.3实验方法

2.结果

2.1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2.2丝孢目Hyphomycetales(1)

2.2丝孢目Hyphomycetales(2)

2.2丝孢目Hyphomycetales(3)

2.2丝孢目Hyphomycetales(4)

2.2丝孢目Hyphomycetales(5)

2.3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

3总结与讨论

1.总结

2.讨论

第三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的生态位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土样的采集、分离、培养

1.2.数据分析原理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位宽度和物种生存营养、生境的多样形分析

2.2土壤暗色丝孢菌Horn's生态位重叠分析

3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是我国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多样性系统调研工作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对西北数省(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属、种及其生存状况与分布特点的考察,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一特定地区土壤真菌种群的多样性和生态学意义,发掘真菌资源,作为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利用的基础。 从新疆、甘肃、宁夏、陕北高原等干旱一半干旱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共采集混合土样150多份,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平板法分离获得500余个菌株,从中鉴定出暗色丝孢真菌35属,82种。其中新种15个,新变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8个,未定名种3个。对本论文所包含的所有种均作详细的形态描述、地点分布(国内分省、自治区、到县级单位)和生境记载,对有关分类单位的属、种级分类特征进行验证、补充和必要的修正,对相似属、种之间的异同,特别是相互之间的区别点进行了简要讨论。对于新种和新变种,除全面的描述之外,着重阐明其作为新分类单位的理由(与相似同级分类单位的异同点)。 新种:小孢埃里格孢Embellisia microspora、具疣小镰孢Fusariellaverrucosa、武威粘束孢Graphium wuweiensis、链格单格孢Monodictysalternariae、沙生丝葚孢Papulaspora deserticola、拟倒卵瓶霉Phialophorapseudoobovata、库尔勒梨孢Pyricularia kuerleens、椭圆齿梗孢Scolecobasidium ellipsoideum、阿克苏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akesuensis:土栖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terrestris、假柱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pseudocylindrospora、多变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tshawytschae、敦煌细基格孢Ulocladium dunhuangensis、柱孢维郎那霉Veronaea cylindrospora和阿克苏维郎那霉Veronaea akesuensis。 新记录种:黑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atra(Corda)Sacc.、疣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verrucosa Tognini、厚垣链格孢Alternaria chlamydosporaMouchacca、灰色瓶霉Phialophora cinerescens(Wollenw.)Beyma、白化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albipes(Berk.& Broome)S.C.Jong&Davis、二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dichroa Grove、小孢细基格孢Ulocladium microsporum A.H.Moubasher& S.L.Aedel-Hafez和椭圆维郎那霉 Veronaeaoblongispora G Morgan-Jones。 新变种:柱孢葡萄穗霉土壤变种Stachybotrys cylindrospora C.N.JensenVar.terrum。不确定种3个:节菱孢属Arthrinium sp.、小粘束孢属,Leptographium sp.和齿梗孢属,Scolecobasidium sp。 所有研究过的真菌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tjP)。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对土壤真菌分离、培养、诱发产孢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涉及较多的一些土壤真菌的分类问题,如属、种级的分类标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分类观点;对所获得的真菌属、种的分布特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生态位分析。 1、模拟采集地(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分离培养,如在培养基中适量加入原生存基质浸渍液、短期于燥、改变pH值等,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分离物,并促其正常产孢。 2、真菌属级分类标准主要依据产孢方式、产孢梗的延伸方式和分生孢子的形状和隔膜特点等,种级分类标准主要依据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特征,菌落颜色不足以作为分类依据。另外,依据分生孢子串生与否不足以区分黑乌霉属和葡萄穗霉属。 3、土壤中的真菌分布广泛,丝孢目(Hyphomycetales)的真菌在土壤中分布较多,在不同的土壤生态类型中真菌的分布状况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