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新泰市为例
【6h】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新泰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土地整理

1.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2.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涵

1.2.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作用

1.2.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体系

1.2.4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地位

1.2.5编制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原则

1.2.6编制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程序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意义

1.5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研究进展

1.5.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内涵研究

1.5.2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6国内大陆地区研究进展

1.7山东省土地整理潜力研究进展

2.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研究基础

2.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内涵

2.2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实质

2.3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特点

2.4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来源

2.5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评价单元、定级标准

3. 新泰市土地整理区域概况

3.1自然条件

3.2社会经济状况

3.3土地利用状况

3.3.1土地利用现状

3.3.2土地利用特点

3.3.3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土地开发潜力研究

4.1土地开发潜力的含义

4.2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4.3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

4.3.1确定评价单元

4.3.2划分适宜性分类类别

4.3.3选择参评因素

4.3.4拟定分级指标

4.3.5评定适宜性

4.4确定待开发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

4.5计算净增耕地数量

4.6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4.6.1评价方法

4.6.2评价结果

5.耕地整理潜力研究

5.1耕地整理潜力的含义

5.2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5.3耕地整理的对象

5.4确定待整理耕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

5.5确定耕地标准系数

5.5.1耕地标准系数的涵义

5.5.2耕地标准系数的研究方法

5.6计算净增耕地系数、净增耕地数量

5.6.1计算净增耕地系数

5.6.2计算净增耕地数量

5.7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5.7.1评价方法

5.7.2评价结果

5.8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5.8.1耕地整理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

5.8.2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多因素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6.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6.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6.2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6.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6.4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结果

7.土地复垦潜力研究

7.1土地复垦潜力的含义

7.2待复垦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及特点

7.3待复垦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7.3.1确定评价单元

7.3.2划分适宜性分类类别

7.3.3选择参评因素

7.3.4拟定评价指标

7.3.5评定适宜性

7.3.6评价结果

8.结论与讨论

8.1结论

8.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展开▼

摘要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是十地开发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也是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基础。因此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论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服务于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技术在潜力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实证方式具体阐述县域内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的具体方法步骤。 文中探讨了新泰市范围内土地开发潜力、耕地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并对不同耕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未利用地、待复垦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明确提出了未利用地、土地复垦潜力分析等单因素指标评价体系,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对于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采取多因素指标体系,以乡镇为分级单元,以增加耕地系数为评价分值;提出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面的结论。同时提出耕地标准系数的概念,对指导今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研究有一定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和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以新泰市为例,充分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新泰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了土地整理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涵、体系及作用,并对国内外有关土地整理研究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基础、内涵、实质、特点、来源以及评价单元和定级标准的确定等方面阐述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理论基础。 2、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及_十地利用现状,并以此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依据。首先详细说明了土地开发潜力的有关内容,介绍了未利用土地的现状,对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着重指出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评价要素;其次介绍了耕地整理潜力分析的相关问题,包括现状分析和数量分布,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的对比得出新泰市的耕地整理潜力;然后对新泰市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新泰市土地复垦潜力分析,其中对土地复垦潜力适宜性的分析为主要内容。 3、讨论与结论。根据评价的结果,结合新泰市以及其他地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单元的选择以及评价标准的确定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出了开发、复垦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方法、单因素、多因素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的比较、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面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