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桂花光合特性的研究
【6h】

桂花光合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

1.引言

1.1 桂花种质资源与研究现状

1.2 树木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树木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

1.2.3 测定方法

1.3 展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的自然状况

2.2 研究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桂花光合作用的动态研究

2.3.2 内部因素对早银桂光合速率的影响

2.3.3 试验用品

3 结果与分析

3.1 早银桂光合作用的动态研究

3.1.1 早银桂光合速率日变化在不同月份的表现

3.1.2 早银桂蒸腾速率日变化在不同月份的表现

3.1.3 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

3.1.4 早银桂暗呼吸速率在不同月份的表现

3.1.5 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

3.1.6 光能利用效率(QUE)的日变化

3.1.7 早银桂叶片气体交换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2 内外部因素对早银桂光合速率的影响

3.2.1 叶位

3.2.2 叶绿素含量

3.2.3 比叶重

3.2.4 不同方位

3.2.5 各项生态指标日变化在不同月份的表现

3.2.6 光合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3.3 早银桂与其他两个桂花品种的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3.3.1 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

3.3.2 蒸腾速率日变化比较

3.3.3 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3.3.4 桂花光能利用效率比较

4.讨论

4.1 早银桂光合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午休”现象

4.2 早银桂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

4.3 光合指标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4.4 早银桂的光响应曲线

4.5 叶位、叶片位置、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对早银桂光合作用的影响

4.6 不同品种间桂花光合特性比较

4.7 对于栽培管理的指导意义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一种观赏和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研究桂花的光合特性,目的在于为优良品种选择和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早银桂为试材,连续半年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田间测定其Pn日变化、Tr日变化、Cond日变化等光合参数,对部分光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和半年周期变化;探讨叶位、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片方向、叶幕层、光强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早银桂的各项生态指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早银桂、四季桂、球桂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1.早银桂的光合速率日变化随着月份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6月、10月、11月三个月份为“单峰”型曲线,7月-9月呈现“双峰”型曲线,“双峰型”曲线变化的月份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双重影响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Tr、Cond日变化均与Pn日变化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Pn年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QUE呈现明显的“v”字型,而WUE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各项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Pn与Tr、Cond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与Ls表现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不显著,与Ci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Ls与Ci之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
   2.早银桂的叶龄、叶位、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与光合速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枝条中上部、南向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它各方位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a的含量远大于叶绿素b,Chla、Chlb、Chl(a+b)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Chla/b变化不明显,总体来看叶绿素的差异不是构成光合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比叶重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
   3.早银桂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程度较高,不同月份的光响应曲线有所区别,早银桂的光补偿点在37~41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的范围在1000~1685μmol·m-2·s-1之间,羧化效率在0.0376~0.041之间,具有阳生植物的特点。
   4.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大小存在差别,早银桂表现出较强的生理活性,日平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3个品种中表现最高;四季桂次之,球桂表现最差,说明早银桂比其余两种桂花更适应当地的生长。四季桂表现较为特殊,年变化比其余两种桂花平稳。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桂花经过半年光合作用的连续测定,以及分析环境因子与净光合值的相关性。建议在桂花的栽培中,应该根据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等不同光合特性来选种和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