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养分资源利用规律及平衡研究
【6h】

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养分资源利用规律及平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小麦和玉米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种植体系。本文通过农户调查、大面积土壤样品采集及室内化验分析,对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施用和土壤养分资源状况、小麦玉米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及养分资源平衡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山东省小麦基肥主要以复合(混)肥为主,玉米种肥以二铵作为主。小麦季氮、磷、钾肥的投入量高于玉米季。总的趋势是氮、磷肥投入过量,钾肥不足。
   2.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粮田耕层土壤pH为3.74~9.27,平均值为7.06,各个区域差异大,呈自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有机质含量为6.9g·kg-1~36.8g·kg-1,平均值为15.9g·kg-1,各个区域差距较小。
   3.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处于适中偏上的水平。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上水平的占80%以上;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平均值为38.25g·kg-1,且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60.40%;有效中量元素含量较高,有效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丰富,硼含量中等。
   4.不同产量水平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分布趋于一致,即高产>中产>低产;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则是中产>高产>低产。
   5.胶东低山丘陵pH平均为5.64,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2g·kg-1,是五个生态类型区中最高;微量元素硼缺乏。鲁西北平原区pH平均为8.19,多数土壤呈碱性反应;中量元素丰富,微量元素铁、锰缺乏;有机质含量为14.8g·kg-1,是五个生态类型区中有机质含量最低。鲁中山地丘陵区pH为6.92,多数土壤呈中性反应。鲁南山地丘陵区pH平均为5.31,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缺乏微量元素硼。鲁西南平原区pH平均为8.0,多数土壤呈碱性反应。
   6.山东省小麦-玉米一个轮作周期氮磷钾的平均投入分别为475.0kgN·hm-2、200.4kgP2O5·hm-2、130.9kgK2O·hm-2,平均产出为341.5kgN·hm-2、118.0kgP2O5·hm-2、238.0kgK2O·hm-2。氮盈余量为133.5kgN·hm-2,磷盈余量为82.4kgP2O5·hm-2,钾亏缺量为107.2kgK2O·h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