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铃木氏果蝇和黑腹黑蝇生态学特性及化学防治研究
【6h】

铃木氏果蝇和黑腹黑蝇生态学特性及化学防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昆虫生态学研究

1.1.1 昆虫种群生命表

1.1.2 昆虫节律

1.1.3 昆虫滞育

1.2 铃木氏果蝇研究进展

1.2.1 分类及形态特征

1.2.2 生态习性

1.2.3 入侵传播及危害

1.2.4 综合防治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铃木氏果蝇人工饲养

2.1.1 人工饲料

2.1.2 人工饲养方法

2.1.3 饲料A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果蝇生态学

2.2.1 生命表

2.2.2 昼夜节律

2.2.3 过冷却点测定

2.2.4 铃木氏果蝇滞育

2.3 化学防治

2.3.1 铃木氏果蝇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测定

2.3.2 5种类型杀虫剂对果蝇毒力测定

2.3.3 几种杀虫剂防治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铃木氏果蝇人工饲养

3.1.1 人工饲料配方的初步筛选

3.1.2 饲料A对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3.1.3 饲料A对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质量、羽化率的影响

3.2 果蝇生态学

3.2.1 生命表

3.2.2 昼夜节律

3.2.3 果蝇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过冷却点

3.2.4 铃木氏果蝇滞育

3.3 防治方法

3.3.1 6种杀虫剂对铃木氏果蝇实验室种群毒力比较

3.3.2 铃木氏果蝇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3.3.3 5种类型杀虫剂对果蝇毒力

3.3.4 几种杀虫剂对果蝇的田间药效

4 讨论

4.1 铃木氏果蝇人工饲养

4.2 果蝇生态学

4.2.1 生命表

4.2.2 昼夜节律

4.2.3 过冷却点

4.2.4 铃木氏果蝇滞育

4.3 果蝇防治

4.3.1 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

4.3.2 5种类型杀虫剂对果蝇的毒力

4.3.3 几种杀虫剂对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危害樱桃等水果的主要果蝇种是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为掌握两种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及种群特性,本文对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的生态学和化学防治进行研究,包括生命表,昼夜周期节律,过冷却点,滞育,田间种群敏感性测定,不同类型杀虫剂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等内容。
  1.人工饲养
  在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60%-70%,光照条件12h的条件下,饲料A饲养果蝇存活率为76.7%,大于对照组葡萄饲养的存活率73.3%,且化蛹率及蛹质量比葡萄饲养的显著增大,幼虫存活率、羽化率及单雌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相比,幼虫及蛹发育历期显著延长。
  2.生态学
  铃木氏果蝇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世代平均周期(T)分别为0.12d-1、1.13d-1、27.57后代/爪体和28.04d,而黑腹果蝇的各参数值分别为0.17d-1、1.19d-1、38.17后代/个体和21.27d。
  铃木氏果蝇昼夜产卵量呈双峰型,高峰期分别为12:00~16:00与20:00~次日4:00,黑腹果蝇昼夜产卵量呈单峰型,其产卵高峰为20:00~次日4:00。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卵的孵化均不存在光周期节律性,铃木氏果蝇仅在产卵后20~32h之间存在一个孵化高峰;黑腹果蝇卵孵化呈双峰型,第一个孵化高峰为产卵后的4h内,第二个高峰在产卵后28~36h之间。铃木氏果蝇化蛹量呈单峰型,高峰期为4:00~16:00之间;黑腹果蝇化蛹呈双峰型,高峰期分别为4:00~8:00和12:00~20:00。铃木氏果蝇羽化呈单峰型,一般集中在0:00~8:00;黑腹果蝇羽化亦呈单峰型,一般集中在0:00~12:00之间。铃木氏果蝇交配呈双峰型,一般集中在0:00~12:00与20:00~24:00;黑腹果蝇交配亦呈单峰型,一般集中在0:00~12:00时之间。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均喜在光照下取食,分别占全光周期取食虫数的81.07%和80.78%。
  果蝇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果蝇同一虫态不同发育历期过冷却点和冰点也会有差异,铃木氏果蝇幼虫过冷却点和死亡点最高(-12.62±0.24,-11.95±0.21)℃,1日龄蛹过冷却点和死亡点最低(-17.62±0.44,-16.66±0.41)℃;黑腹果蝇3日龄蛹过冷却点和死亡点最高(-11.97±0.24,-11.75±0.23)℃,20日龄雄成虫过冷却点和死亡点最低(-21.50±0.39,-20.25±0.40)℃。
  在6种不同光温条件下饲养铃木氏果蝇初羽化成虫,在光周期L8∶D16温度10℃条件下铃木氏果蝇出现滞育,其滞育率为81%,其它5个条件卵巢发育阶段不同,但均未出现滞育。滞育(光周期L8∶ D16温度10℃条件下)与非滞育(光周期L16∶D8温度10℃条件下)铃木氏果蝇羽化后10天的卵巢解剖图及卵巢横切面超微结构图可看出滞育卵巢中只处于卵泡发育阶段,非滞育卵巢卵母细胞中有微量的卵黄沉积。
  3.化学防治
  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的相对毒力低于甲维盐、多杀霉素、印楝素、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莱芜铃木氏果蝇种群对印楝素LC50抗性倍数为3.38,敏感性较低外,山东济南、泰安、莱芜、烟台、云南富民和浙江温州等地区铃木氏果蝇种群对几种药剂均处于敏感阶段。
  杀虫剂对果蝇幼虫毒力比对成虫毒力强,且铃木氏果蝇比黑腹果蝇对杀虫剂更敏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效果低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对黑腹果蝇致死效应高于铃木氏果蝇。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致死毒力高于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生物制剂多杀菌素和甲维盐致死毒力最强。
  2.5%多杀霉素,5%甲维盐,5%氟啶脲等3种杀虫剂对樱桃果蝇防效在81.08%-89.19%之间;10%吡虫啉相对其他几种种药剂防效较低,其6000倍和8000倍液防效分别为70.27%和56.7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