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致病及自抑作用研究
【6h】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致病及自抑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欧美杨细菌溃疡病症状

1.2 欧美杨细菌溃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Brennria属中重要林木病原及引致病害

1.3.1 Brennria quercina引致病害

1.3.2 Brenneria salicis引致病害

1.3.3 Brennria rubrifaciens引致病害

1.3.4 Brennria nigrifluens引致病害

1.3.5 Brennria alni引致病害

1.3.6 Brennria paradisiaca引致病害

1.4 细菌分泌系统

1.4.1 细菌Ⅰ型分泌系统

1.4.2 细菌Ⅱ型分泌系统

1.4.3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1.4.4 其它致病因子

1.5 植物与细菌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1.5.1 植物自然状态的挥发物

1.5.2 植物病原细菌挥发物与昆虫的关系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2.1.1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2.1.2 供试菌株

2.1.3 所用培养基、缓冲液与药品的配制

2.1.4 DNA提取方法

2.1.5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

2.2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潜在寄主筛选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107杨典型病斑与病原茵挥发物质检测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自抑作用测定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结果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致病相关基因克隆

3.1.1 ABC-transporter基因及分析

3.1.2 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及分析

3.1.3 PG基因序列及分析

3.2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潜在寄主筛选

3.3 107杨典型病斑与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自身挥发物比较

3.3.1 107杨典型病斑挥发物测定

3.3.2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挥发物测定

3.4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自抑作用测定

4 结论

5 讨论

5.1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致病相关因子

5.2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潜在寄主筛选

5.3 107杨典型病斑与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挥发物的应用

5.4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的自抑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是发生于河南濮阳与山东菏泽等地的一种新生物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欧美杨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明确该病害病菌的致病和诱抗作用,本研究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潜在寄主、挥发物和自抑作用四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菌中的致病相关基因ABC-transporter基因、过氧化物酶(POD)基因、PG基因分别为744bp、606bp和1443bp,其与同属其它种细菌的相同基因同源性较低,说明三种基因在该病菌是特异的。
  选用柳树(Salix babylonicaL.)、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核桃(Juglansregia)、苹果(Malus pumila Mill.)、桃(Amygdalus persica L.)、樱桃(Prunus aviumL.)、榆树(Ulmus pumila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9个树种,通过刺伤接种法和发病率的测定,发现除欧美杨外,其他8个树种均未出现症状,说明该病菌对欧美杨外的其他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是安全的。
  应用GC-MS挥发物测定方法,以欧美杨健康部位树皮和LB培养基为对照,比较自然感染典型病斑与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病菌的挥发物。结果显示,杨树典型病斑共测定出可巴烯、2-丁酮、芴等13种挥发物组分,健康部位共测定出可巴烯、苊烯、石竹烯等18种挥发物组分,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共测定出乙醇、2-丁酮等9种挥发物组分。典型病斑与健康部位挥发物共有的组分为芴和可巴烯,且典型病斑挥发物中芴的含量高于健康部位;在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的挥发物中检测到的2-丁酮、苊、芴均在在典型病斑中也存在,且三种组分含量比例均高于典型病斑。说明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侵染杨树后,杨树的挥发物质组分及含量发生改变,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的挥发物组分及含量也发生改变。
  设置菌液、菌液上清液、菌体和LB培养基四种条件,采用将病菌与上述不同处理液共培养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的菌落数量变化及计算抑制率。结果显示,病菌菌液上清对其病菌自身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