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钾互作对甘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6h】

氮钾互作对甘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甘薯产量形成的关系

1.2.2 氮肥、钾肥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1.2.3 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及施氮对产量的影响

1.2.4 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及施钾对产量的影响

1.2.5 氮钾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方法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即时测定项目和方法

2.4.2 室内主要测定项目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2.1 块根膨大与干物质积累

3.2.2 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3.3 碳水化合物积累特性

3.3.1 植株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

3.3.2 植株各器官淀粉含量

3.3.3 蔗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氮钾单因素和互作效应分析

3.4 植株性状与光合特性

3.4.1 甘薯植株性状

3.4.2 叶面积和比叶重

3.4.3 叶绿素含量变化

3.4.4 光合性能

3.4.5 净同化率

3.5 植株N、K含量及钾肥吸收利用

3.5.1 植株各器官N、K含量及K/N比值

3.5.2 氮、钾肥生产效率和氮、钾肥利用率

4 讨论

4.1 氮肥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块根产量形成的关系

4.2 钾肥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块根产量形成的关系

4.3 氮、钾互作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5 结论

5.1 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2 氮、钾互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5.3 氮、钾互作条件下氮、钾的吸收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为探讨氮钾互作对甘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淀粉型甘薯品种济徐23,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3个氮肥处理——不施氮、中氮(纯氮9g/m2)和高氮(纯氮18g/m2),副区设置3个钾肥处理——不施钾、中钾(K2O18g/m2)和高钾(K2O36g/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甘薯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施氮会降低单株结薯数,提高单薯重;施钾会促进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的提高,在不施用氮肥的条件下,适宜的钾肥用量为18g/m2;在施用9g/m2的氮肥时,施用36g/m2的钾肥产量最高;在施用18g/m2的氮肥时,虽然施用36g/m2的钾肥产量最高,但显著低于不施用氮肥和施用9g/m2的氮肥条件下施用钾肥的产量。因此,在施用较多氮肥的条件下需要使用更多的钾肥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2.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适量施氮能够促进甘薯块根膨大前期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单株分枝数、最长茎长和基部茎粗的增加;增加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块根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增加块根膨大后期叶片和块根中淀粉含量。过量施氮在块根膨大前期会减少单株叶片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茎长和基部茎粗,在块根膨大后期增加单株叶片数、分枝数、最长茎长,导致地上部徒长;增加块根膨大后期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但对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降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推迟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降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
  施钾能够增加单株叶片数和最长茎长,促进块根膨大前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和光合产物的积累;降低块根膨大中期块根蔗糖含量,增加块根膨大后期叶片中淀粉含量,而降低叶柄中淀粉含量;提高块根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提前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提高块根膨大速率和增加单株块根干重;但施钾量过高不利于块根的膨大。
  适宜的氮钾配比可增加甘薯生长前期单株叶片数、最长茎长和基部茎粗,增加甘薯生长后期单株分枝数;增加甘薯块根膨大前期比叶重、叶绿素a/b值、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块根干物质初始积累量,提前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增加块根膨大中后期茎和块根中的淀粉含量。在高氮水平下不施用钾肥或过量施用钾肥均会使干物质在块根膨大后期分配在地上部较多,导致地上部徒长,降低收获指数。
  3.氮、钾的吸收利用
  施氮会促进甘薯块根膨大前期、后期各器官中氮素和钾素的积累。过量施氮会降低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施钾会降低块根膨大前期叶柄、茎和块根中的氮含量,增加钾含量,提高各器官各时期的K/N比值。在不施用氮肥和施用9g/m2的氮肥时,钾肥的吸收利用率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均以施用18g/m2钾肥的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