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Mimics软件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的测量及评估
【6h】

应用Mimics软件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的测量及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应用 Mimics软件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CT的三维测量并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中固位点的选择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二部分 结合三维标志点测量值对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疗效的评估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颧骨符合体骨折的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CT的测量并探讨手术固定点的选择,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1、收集需手术治疗的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64例,以手术入径不同分为单侧冠状切口入径组、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入径组、局部小切口入径组及睑缘下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入径组共四组,术后行颌面部三维CT,将数值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利用Mimics软件对健侧及患侧术后的颧骨复合体与邻近骨骼解剖标志点测量。2、基于颌面部对称原则,根据健侧标志点数据计算出患侧骨折前原标志点数据,得到术后标志点相对位移数据,分析四组手术方式中固位点的位置的选择。3、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已测量的64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根据术后疗效分级并评分,对比四组手术入径中固位点位置及术后评估结果,综合分析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固位点数目及位置的选择,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1、根据不同手术入径将64例患者分为四组,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记录评分,在骨位移量表中,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组总分值为12.15分,分值最高,其固位点均为三点固位,分别为: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或眶下缘;局部小切口组总分值为8.29分,其中65%为两个固位点,分别为:颧颞点和颧颌点,35%为颧颞点一个固位点。2、根据术后6个月综合评估分值,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组平均分为2.46分,分值最高;局部小切口组总分值为1.94分,分值最低。3、综合数据分析及术后评估,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组总分值为14.61,分值最高;局部小切口组总分值为10.23,分值最低,其中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或眶下缘三个固位点固位的手术方式得分最高。
  结论:1、筛选出眶额颧点、颧颌缝眶下缘点、颧颌缝点、颧突点、颞骨根点5个标志点,对64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健侧及术后患侧的标志点测量,计算出四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骨位移量,其中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组术后骨位移量最小,得分最高,均为三点固位;局部小切口手术入路组术后骨位移量最大,得分最小,65%为两个固位点,35%为一个固位点;2、术后六个月评估结果显示,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手术入径组均分最高,效果满意,局部小切口组均分最低,效果不如前三组;3、综合测量数据及评估分级分析,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组总分值最高,而选取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或眶下缘三个固位点效果最佳,冠状切口合并前庭沟切口手术入径为手术入径最佳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