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回医烙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6h】

回医烙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治疗方案

4观察指标

结果

1试验的完成与随访情况

2基线情况分析

3治疗结果

讨论

1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及其病因病机

2回族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3灸法对中风病的治疗概况

4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5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机理研究

6关于本研究治疗方案的确定

7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

8疗效分析

9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督脉穴位治疗中风病的研究概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价回医烙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既符合中医诊断又符合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5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按1:1:1比例分配于相应的治疗组,治疗组1(针刺烙灸组)、治疗组2(督脉烙灸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6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后随访采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量表和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实验周期为12周,其中临床治疗4周,常规针刺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烙灸每周一、周五各治疗一次,入组12周后随访一次。
  结果:
  1.总体疗效评价:采用全分析集方法(FAS分析):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1为89.23%、治疗组2为61.54%、对照组为66.15%。12周随访时总有效率治疗组1为89.23%、治疗组2为64.62%、对照组为66.15%。三组总体疗效评价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析法):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1为90.77%、治疗组2为63.08%、对照组为67.69%。12周随访时总有效率治疗组1为90.77%、治疗组2为66.15%、对照组为67.69%。三组总体疗效评价具有显著性(P<0.05)。
  2.各评分指标:治疗四周后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ADL评分、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1、P<0.01);组间比较:NIHSS评分、ADL评分、FMA评分比较,治疗组1与治疗组2、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的各评分改善更明显,三组治疗后各评分改善值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周随访时FAS分析三组的NIHSS评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P分析三组的NIHS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ADL评分、FMA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回医烙灸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在总体疗效评价方面:回医烙灸法结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回医烙灸治疗与常规的针刺治疗。
  2.回医烙灸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烙灸和常规针刺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