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地层特征与分布研究
【6h】

山东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地层特征与分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3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地质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地区研究史

3.综合地层学(Integrative Stratigraphy)研究

3.1综合地层学的系统科学观点

3.2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

3.3生物地层

3.4测井地层

4.与鲁中淄博地区地层对比

4.1济阳地区与鲁中淄博地区岩石地层对比

4.2 鲁中淄博地区与鲁北济阳沉积体系二叠系及特征对比

4.3鲁中淄博地区与鲁北济阳沉积古地理对比

5.地层分布及残余厚度分布

5.1石炭二叠系埋藏与分布特征

5.2济阳坳陷重点地区地层对比研究

5.3济阳坳陷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的残留分布

5.4孤北地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的残余厚度分布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济阳坳陷煤成气的层位石炭、二叠系的划分与对比及地层的残余厚度分布。
  本次研究利用综合地层学的理论,对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地震地层、测井地层等进行研究,并参考淄博地区露头地层的特征,明确了各组段地层的标志特征,建立了高分辨率的两级地层识别标志,从而对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划分。提出了54口井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万山段、奎山段、孝妇河段、石千峰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分层数据。
  鲁中淄博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较深入,对比清楚,而济阳坳陷区的石炭二叠系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济阳坳陷区与鲁中淄博地区地层和沉积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推测说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的差异,进一步明确地层划分。
  对济阳坳陷的孤北、孤南、罗家三个地区的石炭-二叠系做了对比图,从而揭示各地区的地层分布格架。以钻井地质和测井地层划分和对比为基础,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对地层单元进行残留厚度研究。做出了济阳坳陷全区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的残留地层厚度图,以及重点地区孤北地区煤成气的重点储层下石盒子组、万山段、奎山段、孝妇河段四个地层单元的残留地层厚度图,最后总结了各岩石地层单元的分布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