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湖北部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6h】

太湖北部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ontents

1 绪 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1.2 POPs与国际公约

1.3国内外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太湖流域概况及污染现状

2.1 太湖流域概况

2.2 研究区域湖泊污染现状

2.3 小结

3 湖泊沉积物前处理技术的选取及优化

3.1引言

3.2湿法、干法超声萃取的比较

3.3 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条件的优化

3.4 小结

4 太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太湖北部水相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强致癌性,其中16种多环芳烃已经被美国EPA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脂溶性较强,进入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易分配到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本研究选取了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作为提取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并且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主要是选取太湖北部湖区的沉积物样和水样,针对太湖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开展的研究,并且对太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发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公布的16种优先控制污染物中的多环芳烃,在太湖沉积物中均有检出,同时,太湖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以二环、三环和四环为主;PAHs总量值主要在竺山湾和梅梁湾较大,整体上呈从沿岸向中心,从北到南逐渐减少的趋势;通过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太湖北部区域既存在来自于石油类污染和天然成岩过程形成的多环芳烃又有来自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所产生的多环芳烃;研究还发现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与氨氮、有机碳、可交换态氮和总磷有一定的相关性;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所含多环芳烃的浓度依次降低,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显著毒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