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动力学研究
【6h】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致密砂岩及成藏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地质特征

2.1 构造及演化特征

2.2 沉积及充填特征

2.3 烃源岩特征

2.4 储层特征

2.5 盖层特征

3 地温场与油气生成关系

3.1包裹体特征

3.2 台北凹陷地温特征

3.3 地温特征同油气生成关系

4 台北凹陷流体动力场特征

4.1 吐哈盆地流体系统特征

4.2 压力系统特征

4.3 压力系统成因分析

4.4 异常压力同油气生成关系

5 疏导体系研究

5.1 微裂隙

5.2 构造裂隙和压裂隙

5.3 流体充注期次研究

6 台北凹陷成藏模式研究

6.1 成藏背景分析

6.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成藏模式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实践工作与论文成果

展开▼

摘要

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致密砂岩气多期成藏的特点,本文以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台北凹陷的具体地质特征,充分利用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沉积学、岩石学、烃源岩地球化学、热力学、流体动力学演化等方面研究入手,对烃源岩、储集层、封盖、保存、运移、聚集时期、圈闭类型等基本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温度和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对成藏的影响,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得出水西沟群源岩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煤系地层是主要的气源岩,生、排气高峰出现的地质时代较晚且持续时间长。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时间总体呈现由西向东变晚的趋势;南北方向上,中段最早、南段次之、北段最晚。采用了镜质体反射率、煤挥发分、流体包裹体测温、粘土矿物相等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台北凹陷地区的地质温度计。研究总结出台北凹陷下侏罗系以来地温场特征具有“两高两低”特征:时间上古高今低,平面上南高北低。通过流体压力系统分析确立了台北凹陷水西沟群压力演化历史:喜山期构造挤压增压,构造压力是增压的主要原因,生烃过程中形成异常低压和异常超压。这两者对天然气成藏都造成影响。台北凹陷主要存在三大压力体系,即浅层低压为主、中层正常压力为主、深层异常高压为主。地震资料和显微镜镜下观察分析得出台北凹陷油气输导系统包括断层、微裂缝和压裂缝。优势通道是高孔渗的砂岩输导层、断层。虽然这两者占油气输导系统的极少一部分,但油气优先选择运移的这些输导路线,运移了大部分的油气。最后总结出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成藏模式为认为吐哈盆地有三次主成藏期,即印支运动晚期,早燕山期-中燕山期和晚喜山期。晚印支运动的构造热事件和早燕山运动热事件对盆地内烃源岩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