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B/S架构的高校师生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B/S架构的高校师生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架构

2 系统设计环境

2.1 SQL Server综述

2.2 ASP.NET综述

2.3 C#编程语言综述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逻辑功能结构

3.2 性能需求

3.3 输入输出需求

3.4 数据管理需求

3.5 故障处理需求

3.6 其他专门需求

4 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用例图分析

4.2 系统静态分析

4.3 系统动态设计

5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基本数据表

5.2 数据库实体关系

6 系统实现

6.1 系统功能视图

6.2 系统实现过程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也是双方之间的绝对统一。这就需要教学当事人——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这不仅仅是将老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罗列相加,核心在于互动,建立教与学之间的共同体。但是,现在只有在课堂上才能与老师有交流的时间,其他时间几乎很少。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采用B/S结构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针对高校师生交流特点,给出了交流平台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等三层构成,主要包括注册用户、论坛天地、文件共享、公告信息、学科平台、网站管理、系统帮助等功能。
  第二,在基于词语相似度以及句子相似度的基础上,给出了学生提问自动回答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已有问题中查询相关性较高的问题,推荐答案,如果不满意,才将问题提交到论坛,等待老师的回答。
  第三,对主动推荐论坛主题文章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定义用户(学生)个人偏好,包括学科专业、所提问题类型、以前关注主题等,对论坛中已有问题排序,分类主动推荐给用户(学生)。
  最后,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并开发实现了B/S结构的高校师生交流平台。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范式,突破原有教育模式中师生互动的闭塞性,为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一种全新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