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岛前寒武纪抱板群杂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6h】

海南岛前寒武纪抱板群杂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板块构造划分

1.2 区域地层

1.3 海南岛基底性质

1.4 海南岛基性火山岩

1.5 海南岛西部东北向韧性剪切带

2 琼中地区花岗质岩类研究

2.1 岩相学特征

2.2 地球化学特征

2.3 岩石成因讨论

2.4 构造环境讨论

3 琼西地区戈枕村组片麻岩研究

3.1 岩相学特征

3.2 片麻岩的原岩属性判别

3.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 Nd同位素组成与原岩成因讨论

4 Sm-Nd同位素、Nd模式年龄及其结果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南岛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其构造归属、构造划分与演化直接牵扯到对亚洲东部大陆增生、大陆边缘演化及南海形成等重要问题的认识。
  海南岛琼中地区花岗岩SiO2含量变化较大,为59.70%-75.21%,较富碱,大部分样品(K2O+N2O)含量为5.20%-9.94%,K2O/N2O大于0.80,属高钾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REE为(99.38-557.51)×10-6,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的V字形曲线,δEu为0.02-1.65,为中等-强烈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中等-明显,LREE/HREE值为2.24-31.2,重稀土和Y含量低,表明它们的源区有石榴子石残留,形成深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126.56-465.12×10-6;Sr:34.99-374.40×10-6;Ba:180.17-1032.7×10-6),高场强元素(HFSE)Zr和Nb较高(Zr:62.08-529.70×10-6; Nb:3.36-28.87×10-6),但Ta较低(0.28-3.38×10-6),过渡元素较高(Cr:24.04-119×10-6;Ni:1.24-217.02×10-6),且具有较高的Rb/Sr和Rb/Ba比值,Rb/Sr比值大于1,Rb/Ba比值大于0.3。该区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阶段。
  琼西地区片麻岩主量元素的变化范围较广,SiO2含量从56.29%到74.26%,岩石总体以贫MgO、CaO而富FeO、Na2O和K2O为特征。经判别这些片麻岩大多数为正片麻岩,原岩是火成岩。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REE为(64.43-433.81)×10-6,δEu为0.32-0.75,显示较强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中等-明显,LREE/HREE值为4.03-8.70,但分馏作用主要表现在轻稀土元素之间,而重稀土元素之间几乎无分馏。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具有极强的Sr、P、Ti负异常和弱的Ba负异常;高场强元素Nb和Ta相对于La呈显著的负异常,指示了它们的源区与地壳物质有关。片麻岩的这种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了他们与大陆边缘岛弧成因有关。这些片麻岩的εNd(t)介于-0.2~-2.06之间,也意味着他们的原岩主要是以地壳物质为源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