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技术的延吉地区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研究
【6h】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技术的延吉地区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构造特征概况

3 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预处理

3.3 重力数据处理方法

3.4 断裂构造判读标志

3.5 重力数据处理软件

3.6 本章小结

4 延吉地区重力场特征及莫霍面反演

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4.2 莫霍面反演

4.3 本章小结

5 延吉地区主要断裂特征研究

5.1 区域主要断裂综合解译

5.2 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东延问题探讨

5.3 欧拉反演

5.4 本章小结

6 延吉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

6.1 地震构造格局探讨

6.2 地震活动性探讨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深入研究断裂构造在地壳深部的展布形态对研究断裂运动及孕震机理至关重要。延吉地区珲春深震带是地震研究的重点区域,该区断裂构造发育,富尔河-古洞河断裂、敦化-密山断裂、春阳-汪清-珲春断裂对其地壳稳定性起重要控制作用,其它方向的断裂密集分布。
  本文将遥感影像和重力资料结合起来,对延吉地区的断裂特征、地壳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首先,利用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延吉地区断裂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了断层活动性。然后,以地球物理资料为约束条件,通过解析延拓和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延吉区域的重力场进行有效分离,分析其区域场和局部场的异常特征,对研究区的9条主要断裂的空间位置进行了修正,确定了断裂在地壳的断错深度,揭示了深部地质体的发育状况。通过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探讨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的东延问题,提出该缝合带延伸至延吉附近。基于布格重力4阶逼近异常,利用改进后的帕克密度界面方法反演了研究区的莫霍面埋深。利用欧拉三维反褶积方法,反演了研究区重力场源边界和深度。最后,综合探讨了延吉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震多发于高、低重力异常转化带之间,特别是活动断裂对应的重力梯度带上。
  通过以上研究,对延吉区域的9条主要断裂的空间位置进行了精细定位,对该区的深部地壳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为本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高敏;

  •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 学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久传,张景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542.3;
  • 关键词

    地壳结构; 断裂运动; 地震活动; 遥感影像; 重力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