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锥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试验研究与过程模拟
【6h】

三锥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试验研究与过程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旋流器分类

1.2水介旋流器的特征及应用

1.3水介旋流器研究方法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三锥旋流器分选系统设计

2.1三锥旋流器

2.2 三锥旋流器分选粗煤泥系统

3三锥旋流器分选结构参数研究

3.1 试验效果评价指标

3.2粗煤泥煤质分析

3.3三锥旋流器正交试验

3.4三锥旋流器单因素试验

3.5三锥旋流器分选效果评定

4三锥旋流器清水场数值模拟

4.1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4.2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数学模型

4.3三维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置

4.4三锥旋流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4.5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三锥旋流器固-液两相数值模拟

5.1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5.2粗煤泥分选运动轨迹模拟

5.3单个颗粒运动轨迹线模拟

5.4流体内颗粒的受力分析

5.5三锥旋流器分选原理

6 结论及创新点

6.1结论

6.2创新点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旋流器作为分级、分选设备,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煤炭洗选领域;随着机械化采煤手段的应用使得原煤中粗煤泥含量急剧增加,有效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运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粗煤泥分选设备三锥旋流器进行系统研究。
  设计不同结构参数的三锥旋流器及相应粗煤泥分选系统,对山东某矿0-3mm粗煤泥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锥体>溢流管直径>筒体高度>溢流管插入深度;其最佳参数组合为Ⅱ锥体,筒体高度:100mm,溢流管直径:50mm,溢流管插入深度:50mm;入料压力:0.08MPa;入料浓度为150g/l;此条件下溢流+80目灰分为9.98%,溢流综合产率为64.18%,可能偏差Ep为0.09,不完善度I为0.19,数量效率为94.32%,分选效果较好。
  在最佳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结构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分选效果的影响及相应变化规律。对于溢流管直径,研究发现溢流+80目灰分、产率以及底流+80目灰分均随溢流管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底流+80目产率随溢流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溢流管插入深度,溢流+80目产率、灰分以及底流+80目灰分均随溢流管插入深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底流+80目产率则与之相反。对于筒体高度,溢流+80目产率、灰分以及底流+80目灰分均随溢流管插入深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而底流+80目产率则与之相反。对于锥体部分,分别研究其一段锥角、二段锥角、三段锥角对粗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均起到分选效果,并且随着角度的增加溢流+80目产率、灰分以及底流+80目灰分均呈上升的趋势,而底流+80目产率则与之相反;对于影响效果而言一段锥角>二段锥角>三段锥角。
  运用FLUENT软件对三锥旋流器清水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三锥旋流器中静压力、动压力、总压力变化均具有一定规律性,压力大小沿Z轴方向,自上而下呈逐渐减小状态;其中静压力、总压力沿径向方向由筒壁到轴心处逐渐减小;而动压力沿径向方向由筒壁到轴心处先增大后减小。
  对三锥旋流器清水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三锥旋流器中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变化均具有一定规律性,各速度大小绝对值均呈一定的轴对称关系;其中切向速度、径向速度由筒壁到轴心处随半径先增大后减小,对于轴向速度,则是从筒壁到零速包络面先增大后减小,到零速包络面时轴向速度为零,穿过零速包络面后反向增大。
  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探究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切向速度变化趋势与溢流+80目灰分变化趋势恰好相反,说明参数变化规律是正确的,模拟结果是准确的。
  通过对三锥旋流器固-液两相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三锥旋流器内部颗粒轨迹线、纵剖面颗粒轨迹线、以及单个颗粒运动轨迹线,结合受力分析,清楚的看出三锥旋流器三段锥体对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将以上模拟结果进行汇总后绘制出三锥旋流器分选原理图,通过对三锥旋流器分选原理的探究,加深对三锥旋流器的了解,为后续三锥旋流器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